國際簡牘學會會刊第七號
目錄
1.〈嶽麓秦簡《占夢書》的結構略說〉..........陳松長1~8
2.〈嶽麓書院藏秦簡《數》書疑難語詞集釋〉..........許道勝9~34
3.〈雲夢睡虎地漢簡《算術》釋文與注釋(10 枚簡)〉..........李薇 許道勝35~40
4.〈秦令的編輯與「共令」釋義〉..........南玉泉41~54
5.〈居延漢簡「校士」身份及「拘校」制度推考〉..........王子今55~70
6.〈從漢簡看兩漢時期的郵政制度〉..........楊劍虹71~114
7.〈漢代河西五郡建築工程窺管——以居延、敦煌漢簡為中心〉..........何雙全 盧瑞琴115~174
國際簡牘學會會刊第七號-作者介紹
何雙全 1952年6月生,甘肅天水人,考古學、簡牘學、古建築學著名學者、專家。1976年畢業於四川大學歷史系。現任甘肅省文物保護研究所所長,甘肅省簡牘博物館副館長、研究員,甘肅省博物館研究員,日本關西大學東西學術研究所客座研究員,日本京都大學人文所客座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簡帛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西北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四川大學歷史系教授,臺灣中文大學史學系教授,臺灣臺北大學歷史系教授,國際簡牘學會籌備組成員。
盧瑞琴 台灣蘭臺出版社總編輯。
南玉泉 中國政法大學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本文為北京市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古代石刻法律文獻分類集釋與研究》(編號15ZDA06)的階段性研究成果並獲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資助。
國際簡牘學會會刊第七號-內容試閱
漢代河西五郡建築工程窺管——以居延、敦煌漢簡為中心
何雙全 盧瑞琴
內容提要:漢代的金城、武威、張掖、酒泉、敦煌五郡。地處絲路要道、西北邊疆重地。在行政管理上,建郡立縣、設鄉布里,徙民實地,開發建設。在邊疆保衛上,築長城、砌烽燧,建關卡、設要塞,駐軍戍守。創造了歷史的輝煌,為後來甘肅西部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時過境遷、歷史滄桑。標誌過去輝煌的建築物大都毀滅無存或僅存遺址。但保存在敦煌、居延的漢簡文書,卻佐證了當時的發達景象。我們可從中窺探當時的建築及其工程概況。企盼探索絲路歷史研究新領域。
關鍵字:漢代、絲綢之路、河西五郡、建築工程、漢簡
前言
統治長達四百餘年的兩漢時代,是中國封建社會最鼎盛的時期。設郡建縣,立鄉劈里,牢固地建立了國家的統治政權。冶鐵業的興起和冶鐵技術的進步及鐵器的廣泛使用,促進了社會經濟和國家建設工程的快速發展。體現在建築工程上,如大城市的興建、宮殿、壇廟、寺觀、民居、園林以及各類陵墓的建築,都達到了很高的技術水準與藝術水準,雖然目前留存的建築實體很少,但通過許多間接資料,如畫像石、壁畫、墓葬明器、文獻及漢簡文書等,能夠看出當時建築的形式和工程活動。其種類的繁多、形式的變化,令人歎為觀止。這一時期的建築,兼有百花齊放和繼往開來的雙重特點,可以說中國古代建築從此走上了定型和成熟。後來大多數傳統建築,都未能脫離漢代制式的影響。河西地區亦如是,隨著郡縣的建立,移民實地,駐軍戍守,中原建築形制和工程技術亦廣泛使用於五郡之地。我們從現存的遺址和漢簡文書中可窺其概況。
壹、官府建築
所謂官府建築,即指官方投資建設的各種建築。如郡府、縣府、倉庫、監獄、驛館等。《漢書•西域傳》載:「漢興至於孝武,事征四夷,廣威德,而張騫始開西域之跡。其後驃騎將軍擊破匈奴右地,降渾邪、休屠王,遂空其地,始築令居以西,初置酒泉郡,後稍發徙民充實之,分置武威、張掖、敦煌,列四郡,據兩關焉。」《漢書•地理志》又載:
金城郡,昭帝始元六年置。戶三萬八千四百七十,口十四萬九千六百四十八。縣十三:允吾,浩亹,令居,枝陽,金城,榆中,枹罕,白石,河關,破羌,安夷,允街,臨羌。
武威郡,武帝太初四年開(《武帝紀》曰:元狩二年置)戶萬七千五百八十一,口七萬六千四百一十九。縣十:姑臧,張掖,武威,休屠,揟次,鸞鳥,撲擐,媼圍,蒼松,宣威。
張掖郡,武帝太初元年開。(《武帝紀》曰:元鼎六年置)戶二萬四千三百五十二,口八萬八千七百三十一。縣十:觻得,昭武,刪丹,氐池,屋蘭,日勒,驪靬,番和,居延,顯美。
酒泉郡,武帝太初元年開。(《武帝紀》曰元狩二年置。)戶萬八千一百三十七,口七萬六千七百二十六。縣九:祿福,表是,樂涫,天依,玉門,會水,池頭,綏彌,乾齊。
敦煌郡,武帝后元年分酒泉置。(《武帝紀》曰:元鼎六年置)戶萬一千二百,口三萬八千三百三十五。縣六:敦煌,冥安,效穀,淵泉,廣至,龍勒。
以上是西漢時期,五郡郡縣設置情況,東漢時期稍有變化。據《後漢書》記載,金城郡,建武十二年減省,併入隴西郡,十三年十二月又復置。合併減省為十個縣,去枹罕、白石、河關三縣。武威郡增四縣:鸇陰、祖厲、顯美、左騎。張掖郡省去二縣,顯美劃歸武威。成立張掖居延屬國,原張掖居延縣歸屬國轄縣。酒泉郡,天依縣去之,設延壽縣,綏彌改為安彌。敦煌郡未增減,僅將淵泉更為拼泉。另外張掖郡另增設「張掖屬國」,下設候官、左騎、千人、司馬官、千人官。於是隴西、漢陽、武都、金城、安定、北地、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張掖屬國、張掖居延屬國等十二郡國、九十八縣道候官統歸涼州刺史部管轄。還需指出的是,王莽敗政後,光武初立時,河西五郡處於割據狀態,竇融自封為河西五郡大將軍,觀時變動。後投向光武,受建武正朔,被封為「涼州牧」。所有這些歷史事蹟,在簡牘文書中均有資料可證。現將建築情況按行政級別和類別分述如下:
1、幕府建築
即河西五郡大將軍涼州牧竇融幕府。《後漢書•竇融傳》載:「……咸以融世任河西為吏,人所敬向,乃推融行河西五郡大將軍事。是時武威太守馬期、張掖太守任仲並孤立無黨,乃共移書告示,二人即解印綬去。於是以梁統為武威太守、辛彤為敦煌太守、厙均為金城太守。融居屬國,領都尉職如故,置從事監察五郡。……帝聞河西完富。……賜融璽書曰:『制詔行河西五郡大將軍事、屬國都尉,勞鎮守邊五郡……。』因授融為涼州牧。」漢簡文書資料亦證實,竇融幕府不但有建築存在,而且是河西地區級別最高的官府建築。如簡文:
建武三年四月丁巳朔辛巳,領河西五郡大將軍、張掖屬國都尉融移張掖居延都尉,今為都尉以下奉各如差,司馬、千人、候、倉長、丞、塞尉。職間,都尉以便宜財予。從史、田吏如律令。六月壬申,守張掖居延都曠、丞崇告司馬、千人官,謂縣寫移,書到,如大將軍幕府書律令。掾陽、守屬恭、書佐豐。《居延新簡》F22:70.71
建武六年七月戊戌朔乙卯,甲渠鄣守候敢言之,府移大將軍幕府書曰:「奸黠吏民作使賓客私鑄作錢、薄小不如法度及盜發塚、公賣衣物於都市,雖知莫譴,苛百姓患苦之。書到,自今以來,獨令縣官鑄作錢,令應法度,禁吏民毋得鑄作錢及挾不行錢,輒行法。諸販賣發塚衣物於都市,輒收沒入縣官。四時言犯者名狀。」謹案:部吏毋犯者,敢言之。掾譚、令史嘉。《居新》F22:38.39。
五月甲寅,守張掖居延都尉諶、丞奉告勸農掾禹、督烽掾遷等,謂官縣寫移,書到,如幕府書律令。掾循、兼守屬丹、書佐萌。《居新》F22:693
另外,從居延漢簡的郵書傳遞路線看,推測其幕府所在地在漢代的觻得縣城內,即今甘州區範圍內,惜遺址至今未發現。
2、郡府建築
即金城、武威、張掖、酒泉、敦煌五郡郡府,其最高行政長官稱太守,所以簡文中常出現太守府之名,太守府駐地,應在本郡的中心縣城所在地,如金城郡應在金城縣城,武威郡應在姑臧縣城,張掖郡應在觻得縣城,酒泉郡應在祿福縣城,敦煌郡應在敦煌縣城;因此中心縣應是一郡之郡會所在地。此一認識得於漢簡中各種官府檔和來往郵書的收發地來推測。考古工作上至今還未發現這些府址的遺址,只有簡文資料的記載。如:
月甲午朔乙未,行河西大將軍事、涼州牧、守張掖屬國都尉融使告部、從事,(謂)金城、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太守,張掖、酒泉農都尉、武威太守,言官大奴許岑。祭酒□、從事主事術、令史霸。《居新》F22:825 建平三年五月庚戌朔乙未,治書侍御史聽天、侍御史望,使移部刺史、郡太守、諸侯相。 男子訢、相賜,茂陵女子紀姣,皆有罪,疑殊死以上,與家屬俱亡,章所及奸,能當窮竟□《居新》T43:31
南書一封,居延都尉章,詣張掖太守府。三月庚午日出三分,吞遠卒賜受不侵卒王,食時五分,誠北卒朐《居新》T51:14
太守府書,塞吏、武官吏,皆為短衣,去足一尺。告尉謂第四守候長忠等,如府書,方察不變更者。一事二封,七月庚辰,掾曾、佐嚴封。《居新》T51:79
□證,謹寫爰書,移謁報酒泉太守府,敢言之。《居新》T52:38
出西書一封,敦煌太守章,詣□《敦煌漢簡》:6234
三月辛未,敦煌太守常樂、長史佈施、丞賢下守候、城、部都尉臨□,承書從事,下當用者,如詔書,書到言。守屬□、佐□□《敦》:1755
制詔:酒泉太守、敦煌郡,到戍卒二千人發酒泉郡,其假□如品,司馬以下與將卒、長吏將屯要害處。屬、太守察地形、依阻險、堅壁壘、遠候望,毋《敦》:1780
永光五年六月辛卯,敦煌太守丞禹謂玉門都尉……《敦》:1558
七月庚子,將屯敦煌太守登,告部都尉、卒人,謂縣官,戍卒起郡□《敦》:1368
五鳳二年九月庚辰朔壬辰,敦煌太守長樂、丞□謂敦煌、效穀……《敦》:1304
建始二年八月丙辰朔壬申,敦煌太守延、守部候疆行長史事,丞義謂縣□ 羌胡眾數遣在道,馬、穀使外國,今少恐乏,調給倉穀,大司農□□□□90D×ⅡT0114②:291
皇帝橐書一封,賜敦煌太守。元平元年十一月癸丑,夜幾少半時,懸泉驛騎傳受萬年驛騎廣宗,到夜少半時,付平望驛騎□92D×T1612④:11。 河平元年八月戊辰朔壬午,敦煌太守賢、丞信德謂過所縣、道,遣廣至司空、嗇夫尹猛,收流民東海、泰山,當舍傳舍,從者如律令。八月庚寅過東。90D×ⅡT0315②:36
黃龍元年四月壬申,給事廷吏刑壽為詔獄,有遝捕弘農、河東、上黨、雲中、北地、安定、金城、武威、張掖、酒泉、敦煌郡,為駕一封軺傳,外二百三十七。御史大夫萬年謂胃成,以次為駕,當舍傳舍,如律令。90D× ⅡT0114③:447
元平元年十一月己酉□□□,詔使甘護民迎天馬敦煌郡,為駕一乘傳,載禦一人。御史大夫廣明下右扶風,以次為駕,當舍傳舍。如律令。90D×Ⅱ T0115②:37
康居王使者柚伯刀、副偏闐。蘇殲王使者,附墨副沙囷即貴人、窳匿等,皆叩頭自言前數為王奉獻橐佗入敦煌關,縣次贖食至酒泉。昆蹄官、太守與柚伯刀等雜平直肥瘦。今柚伯刀等複為王奉獻橐佗入關,行道不以次食。至酒泉,酒泉太守與小吏直畜,柚伯刀等不得見所獻橐佗,附墨王獻白牡橐佗一匹,牝二匹以為黃,及柚伯刀等獻橐佗皆肥以為瘦。不如實,冤。永光五年六月癸酉朔癸酉,使主客、部大夫謂侍郎,當移敦煌太守。書到,驗問言狀。事當奏聞。毋留,如律令。
七月庚申,敦煌太守弘、長史章,守部候修仁行丞事,謂縣寫移,書到,具移康居蘇殲王、使者柚伯刀等獻橐佗食用穀數,會月二十五日,如律令。 掾登、屬建、書佐政光 90D×ⅡT0216②:877-882
從以上文書中可以看出,河西五郡郡府在絲綢之路的管理和開發建設中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曾經發揮了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