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材料化學定性定量分析法-出版內容簡介
各國所用金屬種類繁多;使用前,必須經過定性與定量化學分析,方俱價值與安全性。本書以簡單、準確的化學分析法,測試合金通常所含23種元素含量。分析步驟中,諸如試劑的反應、加熱……等原理,都有詳細註釋,讓分析者不易犯錯。同時,引介「火花觀測法」,將鋼料放在快轉砂輪上,藉著火花模式及顏色,可研判合金各元素的含量。此二者是本書特色。#台灣蘭臺出版社。
金屬材料化學定性定量分析法-作者介紹
張奇昌
一、中正理工學院畢業。專長:爆炸、燃燒、化學分析等。
二、「陸軍食品研究所」研究員。
三、六十兵工廠材試所工程師,負責各種槍彈之化學檢測。
四、參與國家十大重化建設,赴荷蘭進修。並在英國及荷蘭從事「己內醯胺」之研製。
五、中科院簡任副研究員,歷約三十年,完成「青雲微原子炸彈」、「雄三飛彈」之研製。
六、參與台大「綠色化學研究」,達成目標,獲頒百萬研究獎金。
一、生於民國二十八年次。桃園縣新屋鄉後庄村洽溪莊人。民國三十五年入新屋鄉大坡國民學校;畢業後就讀省立桃園農業職業學校〔初級部至高級部,綜合農業科(包括農藝、園藝、森林、畜牧獸醫)〕,共六年;四十七年畢業後,金門砲戰伊始,投筆從戎,就讀國防大學理工學院化學工程系;主要學習領域:毒氣、火炸藥、爆炸、燃燒、分析化學及化學工程。民國五十二年二月二日軍校畢業後,加入「反攻大陸」的行列。首先分發台中成功嶺,擔任陸軍總司令部經理署台中分庫排長及聯勤總司令部糧秣廠成品庫庫長,提供各種戰鬥口糧與罐頭〈如11015及11024口糧、豬肉罐頭、牛肉罐頭等〉,支援金門前線、緬甸金三角(李彌將軍部隊第三軍五十二、五十三師)以及雲南十萬大山等中國西南山區的反共救國軍。另負責開拓與監修成功嶺上的某些道路。
二、為解決戰場上吃的問題,五十二年七月調陸軍總司令部經理署「陸軍食品研究所」,研究戰鬥口糧,計5年半,跟隨台大農化系王西華教授(日本京都大學博士)、實踐家專麥強教授(當時負責全國廚師之出國檢定考試)及味全公司食品研製專家陳朝有先生,學習營養化學、生物化學、細菌學、食品加工等,負責米飯與麵食(如野戰速食乾飯、飯罐頭、麵罐頭)、水果(如橘子罐頭)、蔬菜(如花瓜、蕃茄罐頭)以及肉類(雞、鴨、魚、兔、豬、及兔豬混合等肉罐頭)等食品之研製,並著有「米麵食譜」一本,台大圖書館曾收藏。
三、越戰期間,為研製M16輕機槍及子彈,五十六年調國防部高雄六十兵工廠材料試驗所,任中尉工程師,負責機槍及子彈材質在製造前後及整個製程期間,在化學、力學、及金相學等方面之鑑測。機槍研製完成後,六十二年元月二十二日,十年役滿,以少校退伍,退伍金總共五萬元。
四、退伍次日,參與國家十大重化建設,任職於經濟部「中台化工有限公司(後改隸中國石油化學公司高雄廠,簡稱中化)」。
五、赴荷蘭進修。並在荷蘭女皇朱莉安娜所屬的「司太密卡笨(STAMICARBON)化學公司」,從事「己內醯胺〈Caprolactam;即尼龍絲未聚合(Polymer)前之單體(Monomer)原料〉」之研製。
六、在世界上第一座生產「己內醯胺」單體的英國「耐普羅(NYPRO)化學公司」當實習化學工程師。回國不久,台灣電視公司播出「耐普羅工廠」發生大爆炸,死傷約120人,逃過一劫。
七、參與「中台化工公司」建廠。建廠與性能試驗(Performent test)完成,正式生產後,辭職獲准。在廠期間,依次擔任建廠、試車、化學、操作等工程師以及企畫師。
八、進入中山科學研究院,在電子研究所服務,從事「雄蜂一型飛彈彈內多層印刷電路板之研製與檢測」。任務完成後因故辭職。
九、在位於屏東縣鹽埔鄉東寧村之開豐公司磁磚工廠任職廠長,後因故辭職。
十、重回中科院化學研究所,參與「青雲微原子炸彈」之研製理論與實驗,完成「選擇性氣體爆炸熱流體力學之理論研究」、「空氣炸彈之研製」、「將毒氣與炸藥合併轉化為民生用品之碳化學研究」、「飛彈水平感應器〈Level Sensor〉之研製」、以及「飛彈尋標器之玻璃加工,以及玻璃與白金及藍寶石焊接之研究」。
十一、因任務需要,調任天弓計畫室,參與天弓擎天計畫地對空飛彈之研製。
十二、調飛彈火箭研究所任職。負責衝壓引擎火箭高密度液體燃料之選擇,並與化學研究所合作,完成擎天計畫、雄風三型與雄風二E型等「吸氣式引擎發動機飛彈」所用「高能燃油」之研製。
十三、分別完成擎天計畫與雄風三型飛彈之衝壓噴射引擎(Ramjet)點火器、「噴射引擎與加力火箭(Boost)地試脫節機構」之研製、以及參與衝壓引擎發動機之燃燒噴射試驗。
十四、在中科院服務歷時約三十年,在飛彈火箭研究所任職約二十餘年。九十三年以簡任十級技正副研究員退休。退休後一週,國防部正式宣布雄風三型飛彈研發成功(分見各大報之報導。)
十五、退休次日(931201)與中華技術學院合作,在張安華教授領導下,參與台灣大學的「台灣綠色化學程序尖端技術四年計畫專案研究」之分項計畫「光纖微反應器反應與動力」之次計畫「微反應器光源與光纖之接合設計」。本設備可將各種廢氣〈如汽油燃燒後之產物CO2+H2O〉同時與通過光纖之紫外線〈UV〉及披覆於光纖上之奈米級觸媒〈TiO2〉進行人工光合作用,變成有用的原料〈如酒精、甲醛……〉,以期減少台灣的空氣污染與增加廢物回收。完成實體與研究報告後,在台大化工研究所多位教授、碩博士研究生,以及有關研究(如中科院、工技院)與生產單位之有關人員前,發表研究報告,並獲台大化工研究所觸媒研究室吳紀聖教授核准在案,並獲頒研究獎金。
著 作
1.兵工材料化學檢驗法〈共三冊〉,國防部聯勤總部高雄六十兵工廠,58年6月30日。
2.經濟部中台化工公司第二批操作人員出國研習己內醯胺製造程序及生產方法報告書〈出國人員九人合著〉,經濟部中台化工公司高雄廠,63年9月。
3.現代工業之放射線照相,高雄市大光明圖書公司,65年12月。
4.實用氣相色層分析學,台北市大中國圖書公司,67年9月。
5.印刷電路板及軍用電子裝備檢驗規範〈二人合著〉,中山科學研究院電子研究所,67年8月。
6.多層印刷電路板檢驗規格,中山科學研究院電子研究所,68年1月29日。
7.印刷電路製作,台北市三民書局,71年3月。
8.青欣計畫(碳化學研究)有毒物料之處理,中山科學研究院化學研究所,71年12月1日。
9.天弓計畫液體衝壓引擎點火器研究報告,中山科學研究院天弓計畫室衝壓發動機組,76年5月25日。
10.天弓液體衝壓引擎噴焰式點火器改進報告〈二人合著〉,中山科學研究院天弓計畫室衝壓發動機組,78年6月30日。
11.烴類飛航燃料常識與應用,中山科學研究院天弓計畫室衝壓發動機組。80年5月26日。
12.燃燒與爆炸-理論計算,台北市大嘉出版社 ,78年1月1日。
13.液體火箭推進劑之特性與處理,中山科學研究院火箭飛彈研究所液體推進組81年6月26日,編號:REP-12-81014;報告單位編號:07。
14.液體火箭氧化性推進劑之應用研究,中山科學研究院火箭飛彈研究所液體推進組,82年6月30日,編號:REP-12-82027;報告單位編號:05。
15.捷鋒一號飛試失效之異常分析,中山科學研究院火箭飛彈研究所液體推進組,87年11月1日,編號:REP-12-87013。
16.第二研究所液體推進組6S活動成果稽核報告,中山科學研究院火箭飛彈研究所液體推進組,90年12月31日,編號:REP-LP-90024。
17.衝壓引擎點火器組裝標準作業程序及組裝查核表,中山科學研究院火箭飛彈研究所液體推進組,93年4月20日,編號: REP-12-85013;報告單位編號:REP-LP-93018。
18.整體式火箭衝壓引擎(Integral Rocket Ramjet;IRR)地試模型可拋棄噴嘴機構,中山科學研究院火箭飛彈研究所液體推進組,93年3月6日,編號:CSIRR-93B-E0069。
19.雄三計畫液體衝壓引擎噴焰式點火器研製及試驗,中山科學研究院火箭飛彈研究所液體推進組,91年12月24日,編號:CSIRR-92B-E0583;報告單位編號:REP-LP-92055。
20.雄三衝壓引擎點火器點火異常分析,中山科學研究院火箭飛彈研究所液體推進組,91年12月23日,編號:CSIRR-91B-E0550。
21.雄三噴焰式點火器點火延時與壓力突昇之探討與改進-液體衝壓引擎上的應用實例,中山科學研究院火箭飛彈研究所液體推進組,92年12月24日,編號:CSIRR-92B-E0584;報告單位編號:REP-LP-92056。
22.雄三噴焰式點火器設計—液體衝壓引擎上的應用實例,中山科學研究院火箭飛彈研究所液體推進組,93年2月17日,編號: CSIRR-93B-E0031;報告單位編號:REP-LP-93004。
23.航空燃油—飛機與飛彈燃油之研製、性質及應用,中山科學研究院火箭飛彈研究所液體推進組,93年10月10日。
24.《金屬材料定性定量化學分析法》,蘭臺出版社,2021年5 月22日。
25.《實用C++程式語言設計》,出版中。
26.微反應器光源與光纖之接合設計〈三人合著〉,國立台灣大學「台灣綠色化學程序尖端技術四年計畫」之分計畫「光纖微反應器反應與動力」之分包項目,中華科技大學,94年6月30日。
27.《禪味集》,出版中。
#台灣蘭臺出版社。
金屬材料化學定性定量分析法-序
分析化學係利用各種化學、物理原理來探討決定物質成分組成(Compositions)之一門科學;其為檢定物質組成元素之種類(Constituents)及大約分量者,謂之定性分析化學(Quatitative analytical chemistry);而定量分析化學(Quantitative analytical chemistry)則確定成分元素之準確組成份量(Exact amount of the constituents),故二者有密切相關性。供作機械製造或建築用的金屬材料,必須經過化學成分分析、力學試驗、甚或金相檢驗。化學成份分析法可分為乾分析法與濕分析法,前者如放射光譜測定法,操作方便,但設備昂貴。本書則採用濕分析法,就是將材料試樣溶解後,以定性與定量化學分析法,測試其所含元素的種類與濃度。
金屬材料通常所含的化學元素,不外下述23種:碳(C)、硫(S)、磷(P)、矽(Si)、錳(Mn)、銅(Cu)、鐵(Fe)、鎳(Ni)、鉬(Mo)、鋁(Al)、錫(Sn)、銻(Sb)、鋅(Zn)、鉛(Pb)、鎂(Mg)、鎢(W)、鉻(Cr)、釩(V)、銀(Ag)、鉍(Bi)、鎘(Cd)、鈷(Co)、鈦(Ti)等。本書依據上述23種元素,共分二十三章,每一章敘述一種元素的定性與定量化學分析法。
中醫師看病,首先使用「望、聞、問、觸」法,瞭解病患的身心狀況;然後使用「切」法,藉由脈搏跳動狀況,瞭解患者的病況。最後再綜合「望、聞、問、觸、切」所得的結果,確定病況,然後對症下藥。同理,對各種金屬材料進行定性或定量測試以前,對於試樣的資訊瞭解愈多,愈能簡化分析方法,甚或無需經過定性,就能逕行定量分析,分析結果亦愈準確。譬如鐵礦在鼓風爐內,在高溫下與焦碳所生成之一氧化碳作用後,即得「生鐵」,其含碳量約為2.5~4.5%;「生鐵」再精煉後,若煉成「鋼」,則碳量等於0.02~2%;若煉成「鑄鐵」,則碳量大於2%;若煉成「純鐵」,則碳量小於0.02%。另外,供作鐵軌的「鋼鐵」含碳量為0.5~0.6%;用作「安全剃刀片或銼刀」的「鋼鐵」含碳量為 1.2~1.3%,「銑刀或鑽頭」則為 1.1~1.2%。因此,本書在各章前頭,均適度提供各該元素以及該元素的合金與化合物的冶煉、合成、用途、物理與化學性質、以及化學定性與定量分析法之文字敘述,供作實際樣品進行全程定量分析實驗之重要參考。
書中各章的分析實例中,係依金屬材料種類,列舉適當的分析方法;這些方法均為筆者服務於「國軍聯勤高雄六十兵工廠材料試驗所」歷時約七年期間所撰寫與採用者,不僅分析步驟簡單,而且結果準確。另外,在分析步驟中,每一個步驟,譬如加熱、冷卻、稀釋、添加試劑的種類與劑量,以及每一種試劑的化學反應現象……等,都有詳細的註釋。最後連串整個分析實驗的化學反應程式,顯示整個實驗原理。分析人員了解整個化學分析原理後,才能掌控整個分析步驟,因此不僅能提高工作興趣,而且在冗長的分析過程中,也就不容易犯錯了。這是本書最大的的特色。
鋼料與旋轉中之砂輪接觸時,依照含碳量之多少,會產生各種粗細長短不同的火花線條,火花線條還會分枝,枝上開花,花上並附花粉;含碳量愈大花粉也愈多;碳量大到某種程度時,花粉結實累累,宛如稻穗。另外,藉著火花顏色,亦可研判其他合金元素的含量。這些現象宛若上帝的傑作。研判火花所表現的特質,可迅速鑑定鋼料的種類及化學成份。因此判別機械成品的各部材料而無法取樣時,以手砂輪機研磨其不重要之表面,而得火花特質,即可判別材質。或煉鋼時,取少量鋼鐵熔液快速凝固後,藉其火花特質,可立即得知成份,結果可作為煉製過程之重要參考。因此作者在首章碳的定量法中,特別列出「火花觀測法」,這種簡易又實用的方法,在其他化學分析書籍,尚未見到,這也是本書的一大特色。
本書內容理論與實用並重,因此無論對初學或熟手,都很適用。另外,本書附錄所載的各項資料,旨在讓讀者瞭解定性與定量化學的基本概念,以及簡化定量分析上的各項計算,甚具利用價值。
本書除適於從事金屬化驗、或無機分析研究之從業人員使用外,亦可供高工、高農、專科以及大學理、工、農、醫學生自修及參考之用。
筆者才疏學淺,工作之餘,編著本書,錯誤難免,敬請各位先進指正,以便改進!#台灣蘭臺出版社。
金屬材料化學定性定量分析法-目錄
序 言 IV
經 歷 VI
著 作 IX
第一章 碳(C)之定量法 1
第二章 硫(S)之定量法 46
第三章 磷(P)之定量法 60
第四章 矽(Si)之定量法 99
第五章 錳(Mn)之定量法 123
第六章 銅(Cu)之定量法 147
第七章 鐵(Fe)之定量法 190
第八章 鎳(Ni)之定量法 236
第九章 鉬(Mo)之定量法 271
第十章 鋁(Al)之定量法 306
第十一章 錫(Sn)之定量法 369
第十二章 銻(Sb)之定量法 415
第十三章 鋅(Zn)之定量法 446
第十四章 鉛(Pb)之定量法 505
第十五章 鎂(Mg)之定量法 558
第十六章 鎢(W)之定量法 593
第十七章 鉻(Cr)之定量法 620
第十八章 釩(V)之定量法 675
第十九章 銀(Ag)之定量法 708
第二十章 鉍(Bi)之定量法 727
第二十一章 鎘(Cd)之定量法 743
第二十二章 鈷(Co)之定量法 775
第二十三章 鈦(Ti)之定量法 805
附錄 839
附錄一 稀薄公式 839
附錄二 焰色之大約溫度 840
附錄三 標準溶液表 840
附錄四 強酸之比重及其成分表 842
附錄五 氫氧化銨之比重 (l5oC)及成份表 846
附錄六 氫氧化鈉與氫氧化鉀之比重 (l5oC)及成份表 847
附錄七 計算常用因數表 848
附錄八 重要無機化合物常用數字表 904
附錄九 中英元素名稱對照表及週期表 911
附錄十 溶液 917
附錄十一 沉澱之生成與溶解 926
附錄十二 錯離子 946
附錄十三 氧化還原反應 956
附錄十四 陽離子分屬概論 968
參考文獻 969
中英名稱對照表 970
編後語 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