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學研究論壇第二期-作者介紹
經學研究論壇編審委員會
編審顧問:林慶彰(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編審委員:李淑萍(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
孫致文(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
陳進益(健行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楊 菁(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副教授)
劉德明(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
蔡長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副研究員)
鍾雲鶯(元智大學中國語文學系教授)
(依姓名筆畫排序)
主 編:陳進益
編 輯:何淑蘋、郭妍伶
經學研究論壇第二期-序
主編序
經過一段時間的辛苦,《經學研究論壇》第二期終於問世了。
在一切要求效率的現代化潮流裏,安心做好一件事實在不是容易的。彷彿時時刻刻都有人拿著衝鋒的號角拚了命的仰天吹,彷彿不能夠在兵荒馬亂的當代狂潮裏扮演上某種角色,便是夕陽餘輝。
然而,我們終於還是堅持依著自己的節奏向前行去,沒有八風吹不動的驕傲,但有端坐紫金蓮的篤實。
在本期收錄的論文中,《易經》部分有本人的〈不離象數說理的一貫道《易》學──以北海老人《理數合解》為例〉,對於民間重要宗教一貫道的祖師北海老人《易經》著作《理數合解》做了深入仔細的探討;另外有〈釋本光《禪與易──周易禪觀頓悟指要》淺探〉,則是對於民國後的僧人釋本光的《禪與易──周易禪觀頓悟指要》一書做專門的研究,看看出家僧人是如何詮釋《易經》的。《尚書》部分有何銘鴻〈王安石〈洪範傳〉之解經形式〉,對於宋人王安石如何說解《尚書.洪範》有了詳細的剖析。《春秋》部分有簡逸光〈《穀梁大義述》與《穀梁大義述補闕》作者及成書探析〉,對於《穀梁大義述》及《穀梁大義述補闕》的作者及成書過程有著初步的分析與討論。《四書》部分則有孫致文〈試探1912-1949年間白話經注的價值──以此類經注與朱子《四書》學的關係為考察中心〉,對民國初期白話經注與朱子《四書》學之間的關係做了仔細的探討比較,並給予一定的評價;另外還有黃雅琦〈群己之間──孟荀管理思維闡釋〉,是從群己的大我與小我的角度,探討孟子和荀子的管理思維異同。小學部分有鍾哲宇〈沈濤《說文古本考》補缺〉,對於沈濤《說文古本考》的完整性有了一定的助益。除此之外,還有郭萬青〈金其源《讀書管見‧國語》箋疏〉,則是針對金其源先生《讀書管見》中的《國語》部分進行了詳細的注解。
除了上述專門的經學研究論文之外,本期還有郭妍伶的〈清代山左學者許瀚研究論著述評〉、何淑蘋的〈取精用弘的首部儒學文獻整理專著──讀《儒學文獻通論》〉,以及何柏崧〈輝光映照,文壇不朽──讀《蘇雪林研究論集》〉三篇評論文章,有助於學人初步了解這些著作的樣貌與精神。另外我們也請郭妍伶、何柏崧整理了〈2012年臺灣出版經學專著一覽表〉,讓大家對於該年的臺灣經學出版狀況能有整體的理解。
總計本期有八篇專門研究論文,四篇評論,以及一篇臺灣經學著作出版的報導整理,共十三篇文章。我們不僅想要滿足讀者深度的學術研究需求,同時也想提供大家對於廣泛經學相關訊息的了解,希望能藉著這樣有深有廣的觀照角度,使當代經學研究的實際情況因此被詳實的記載下來。
出版學術研究期刊雖然是辛苦的,然而我們卻有一群工作伙伴願意全力義務的投入,做為主編的我,除了真誠的感謝之外,其他言語都是多餘。謝謝本期所有編審委員,謝謝我的編輯伙伴,更謝謝蘭臺出版社盧社長的大力支持,少了你們任何一個人的協助,這本期刊都無法順利面世的。
我衷心期盼有更多更多的朋友因為見了這本刊物願意前來相助,讓當代經學的研究,繁花盛開。是為序。
進益 筆於台北 如是齋中
經學研究論壇第二期-目錄
目 錄
主編序 陳進益 1
不離象數說理的一貫道《易》學—―以北海老人《理數合解》為例 陳進益 3
釋本光《禪與易──周易禪觀頓悟指要》淺探 陳進益 41
王安石〈洪範傳〉之解經形式 何銘鴻 71
《穀梁大義述》與《穀梁大義述補闕》作者及成書探析 簡逸光 89
試探1912-1949年間白話經注的價值── 以此類經注與朱子
《四書》學 的關係為考察中心 孫致文 115
群己之間──孟荀管理思維闡釋 黃雅琦 147
沈濤《說文古本考》補缺 鍾哲宇 167
金其源《讀書管見.國語》箋疏 郭萬青 177
清代學者許瀚研究論著述評 郭妍伶 209
取精用弘的首部儒學文獻整理專著──讀《儒學文獻通論》何淑蘋 229
輝光映照,文壇不朽──讀《蘇雪林研究論集》 何柏崧 239
「打倒孔家店」的由來及其後果 李運啟 245
2012年臺灣出版經學專著一覽表 郭妍伶、何柏崧 267
《經學研究論壇》稿約 277
《經學研究論壇》撰稿格式 278
經學研究論壇編審委員會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