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古蹟與歷史-出版內容簡介
台灣著名古蹟專家─卓克華教授將歷年來所寫有關澎湖古蹟與歷史論文,收輯為一冊,合併出版,內容涵蓋行郊、寺廟、古蹟三大領域,包括對清代臺廈郊的考察;探討西嶼燈塔、西嶼東砲台、萬軍井等古蹟的歷史;爬梳媽宮城隍廟、觀音亭、施公祠等寺廟的沿革變遷,施琅在台澎今存古蹟等。在有限資源下,透過深入的實地調查及史料的蒐集解讀,盡可能還原每座古蹟的原始樣貌與演變歷史,精彩可期。
漢澎湖古蹟與歷史-作者介紹
卓克華教授,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碩士,廈門大學歷史學博士。曾先後兼任過中山大學、空中大學、新竹師範大學、中原大學、中國醫藥、中國技術、文化、佛光等大學兼專教職,民國110年自佛光大學宗教所退休。先後擔任過臺灣眾多縣市的古蹟審查委員,又為文化部古蹟勞務主持人之一。
作者早年專攻臺灣經濟史,近三十年轉向古蹟史、宗教史、社會史,撰寫出版古蹟調查研究報告書近九十本,已在台灣蘭臺出版社出版的學術著作有《從古蹟發現歷史》、《古蹟‧歷史‧金門人》、《台北古蹟探源》、《台灣舊慣生活與飲食文化》、《臺灣古道與交通研究─從古蹟發現歷史卷之二》、《宜蘭古蹟揭密─古道.寺廟與宜蘭人》、《台灣家族人物與古蹟歷史─從古蹟發現歷史卷之一》等,並擔任台灣蘭臺出版社《臺灣史研究名家論集》叢書總主編,企劃主編有《臺灣史研究名家論集》,己出版三輯,四輯目前正在出版中。
卓克華教授除在蘭臺出版社出版專書外,其它出版社也出版了許多學術與非學著作,其著作等身,為臺灣及兩岸知名學者。
澎湖古蹟與歷史-目錄
推薦序─克華這個人──《澎湖古蹟與歷史》序 ii
推薦序─史蹟拓荒,「卓」然有成 v
第一章 清代澎湖臺廈郊考 1
第一節 前言 3
第二節 澎郊之成立年代 5
第三節 澎郊之組織體制 6
第四節 澎郊之經費收支 8
第五節 澎郊之郊規約章 10
第六節 澎郊之會議會所 16
第七節 知名郊舖與市肆 17
第八節 商船出入之港灣 23
第九節 行銷貨品與地區 27
第十節 販運之交通工具 32
第十一節 澎郊衰微之原因 37
第十二節 澎郊對地方之貢獻 49
第十三節 結語 61
第二章 全臺首座燈塔:西嶼燈塔的史蹟研究 64
第一節 小引 66
第二節 海難頻傳──西嶼燈塔設立的背景 67
第三節 海難原因的探討 68
第四節 海難的善後處理 73
第五節 西嶼燈塔的創設與修建 78
第六節 燈塔的管理 87
第七節 燈塔的現況 91
第八節 小結 93
第三章 澎湖媽宮城隍廟:一座官廟的變遷史 96
第一節 一地兩座城隍廟 98
第二節 澎湖城隍廟的創建與興修 99
第三節 日治時期以來的變遷 105
第四節 結語 110
第四章 澎湖臺廈郊補闕 115
第一節 前言 117
第二節 澎郊成立時間之再探 118
第三節 臺廈郊公號之問題 120
第四節 臺廈郊舖在今何處 123
第五節 一方重要石碑 128
第六節 臺廈郊之會所 135
第七節 結語 138
第五章 清代澎湖海防經營與西嶼東砲台的歷史研究 142
第一節 引言 145
第二節 清中葉以前的澎湖防務及西嶼砲台 145
第三節 牡丹社事件後的澎湖防務與西嶼砲台 153
第四節 東台砲台的興建與配置 172
第五節 澎湖失陷與砲台荒廢 186
第六節 小結 191
第六章 澎湖媽宮觀音亭:涼亭變成寺廟 196
第一節 觀音信仰在台澎 197
第二節 觀音亭的創建與沿革 200
第三節 龍神廟之興衰 212
第四節 結語 214
第七章 施公祠、萬軍井的歷史研究 217
第一節 施琅生平 220
第二節 神蹟考辨 224
第三節 萬軍井考辨 225
第四節 施公祠的創建 228
第五節 施公祠的沿革 230
第六節 班兵制度與海壇館 231
第七節 小結 237
附錄 施琅在台今存史跡 239
後記 248
澎湖古蹟與歷史-序
《澎湖古蹟與歷史》杜潔祥推薦序:克華這個人──《澎湖古蹟與歷史》序
卓克華的史學,在研究台灣歷史的學者當中,可謂獨樹一幟,卓然成家,早已獲得學界的肯定:「治學廣泛,又有所偏重。」(王見川語)、「涉獵極廣,別有見地。」(黃美娥語)、「克華兄的歷史鑽研功夫,向來別樹一幟、不落窠臼。」(徐裕健語)、「每一篇都十足展現出克華『大膽的假設、細心的考證』的史學風範與工夫。」(楊仁江語)。卓克華獨領風騷的台灣古蹟史研究,名史家尹章義的評語最中肯綮:「古蹟史研究難度最高,已刊文獻絕少,已刊文獻堪用者更少,一難;研究古蹟必備建築學、人文地理、宗教學等跨學科知識,二難;必須實地研究,三難;故學者能從事古蹟史研究者極少,不自量力之輩,灰頭土臉事小,一事無成,無法交稿而誤事者事大。作者(按:指卓克華)為台灣古蹟史翹楚……世罕其匹,不研究古蹟史者,不知其難,亦不知作者成就之大。」
這麼多學界名家的肯定,克華是不需要我這個學術殿堂外的江湖人越界來揄揚他的成就的。不過作序有兩種,一種寫書,一種寫人。讓江湖人談這個人,該是克華對我作序的要求吧?
克華個性中有兩個特質,我認為對他的學術工作有所影響。他自奉儉約,自律較嚴,對生活用度的態度極為樸實,好吃、好穿、好用的東西沒特別想望,能用就好!這種個性很適合沈潛、安靜、深究的歷史考證工作。另一方面,他熱情樂觀,與人為善,朋友經濟上有難,他常金援掖助。我和克華相交三十年,略知出版界一眾苦哈哈的朋友不少人曾得到他的幫忙。當然,有去無回也是有的,克華雖然懊惱,卻不怨懟。這樣的性格表現在學術研究上,便是廣搜博採、大開大闔的自信自負。他的儉省自律,使他研究時小心翼翼,他的樂觀進取,使他大做文章。不知克華是否同意我的看法?
不諱言,這裡我也要談談克華的中風,這是他生命中最大的困頓。克華中風前數年,才經歷了不捨的離婚,那是令他心痛的打擊,我至今猶記得克華來請我在證書上簽字時的哀傷。離婚後他扛起單親爸爸的責任,身兼母職,教養兩個稚子。中風時,克華才四十歲出頭,上面還有老母,他身殘心瘁,生業無門,我很難想像克華當時是如何的煎熬!多年後克華向我傾訴他的痛苦時,曾說要不是對母親與孩子撫養的責任,他萬念俱灰。所幸,治療復健了一年,語言、思緒漸漸回復到正常。翌年,佛光大學歷史研究所成立,龔鵬程校長義無反顧的聘他為專任副教授。教學與研究,讓他恢復了自信,生活也步上了軌道。當時我的教師宿舍與克華毗鄰,陽台走道相通,夜讀疲乏時,克華常輕叩我的窗門,兩人品茗夜談,無所不聊,我對克華的生命歷程,才有了比較深切的體認。
克華2000年中風,我查了2016年他自編的著作目錄,赫然發現,16年期間他出版了9本論文集、寫了33篇古蹟歷史研究與調查報告、發表了27篇期刊論文,估計已超過上百萬字,這是何等驚人的學術生產力!我認為中風以來克華把生命浸潤在學術的探討中,涵泳況味,樂在其中,不僅安頓了失常的生活,也找到了存在的意義。
克華有一篇論文〈金門魯王「漢影雲根」摩崖石刻新解〉,結語中,克華為這位明朝的亡命王孫感慨繫之,說:「寫至此,驀然驚見一個落寞身影沒入蒼茫海天之中,遠遠地,悠悠地,傳來一聲廣遠的嘆息!」那個落寞身影,莫非是克華的自況?最近,我感覺克華對中風這檔事愈來愈淡然處之,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沒有嘆息了!
謹以此序,與好友克華共勉之。
杜潔祥寫於2022年10月22日拔牙不痛了之後
(序者為花木蘭出版社負責人)
《澎湖古蹟與歷史》謝貴文推薦序:史蹟拓荒,「卓」然有成
個人與卓克華教授的因緣,起於二○○七年臺北大龍峒保安宮所舉辦的研討會。當時我還在公部門服務,也剛踏入民間信仰的研究領域,雖然有幸在會中發表論文,但得知是大名鼎鼎的卓教授擔任討論人,著實感到惶恐。所幸他雖然治學態度嚴謹,對我不成熟的論文提出深入批評,但也展現直率豪爽的真性情,給予我許多鼓勵,讓我有信心朝學術方向邁進。翌年八月,個人如願轉往大學任教,在跌跌撞撞的學術路上,他總是亦師亦友地指導我,他的每本論著也都帶給我諸多啟發,開展我的研究視野與深度。
卓教授早在一九七○年代即投入臺灣史的研究,最初專攻行郊史的課題,而成為此一領域的開創者。一九九○年代起,臺灣文化資產保存的風潮興起,他因治學成果受到肯定,獲邀參與許多古蹟修復的調查研究,而開展出古蹟史的新課題,亦為此一領域的奠基者與第一人。而在全臺的古蹟中,寺廟的數量無疑最多,他在調查研究的過程中,發現其在地方歷史與文化的重要性,於是又另闢寺廟史的新領域,也成為臺灣史研究不可或缺的一環。在卓教授這本新作《澎湖古蹟與歷史》中,即涵蓋此三大領域,包括對清代臺廈郊的考察;探討西嶼燈塔、西嶼東砲台、萬軍井等古蹟的歷史;爬梳媽宮城隍廟、觀音亭、施公祠等寺廟的沿革變遷。這些都展現他在史學研究的深厚功力,也讓外界看到離島澎湖少為人知的珍貴史蹟。
個人因曾在公部門主管文化資產業務,又長期關注民間信仰的課題,對於卓教授在古蹟與寺廟的研究,尤有更多的感觸。在古蹟史方面,雖然《文化資產保存法》規定古蹟修復要先進行調查研究,內容包括文獻史料之蒐集及修復沿革考證,但在建築專業的主導下,這些總是聊備一格,獲得的資源也甚少。然而,古蹟不同於一般建築物,在於它是承載不同時代的記憶,也記錄人們在此活動的軌跡,如果沒有詳盡的歷史考證,如何能呈現古蹟的文化厚度與價值呢?所幸卓教授在有限資源下,仍透過深入的實地調查及史料的蒐集解讀,盡可能還原每座古蹟的原始樣貌與演變歷程。例如對於媽宮觀音亭的調查,他推論其最早可能是供人觀景的涼亭,至康熙年間才改建擴大為觀音廟,並在道光初年將東廂房改建為龍神廟。這些在日治後期的更新重建中,幾乎都已消失殆盡,但如果能在後來的古蹟修復中,透過其他形式予以重現,則更能展現該廟的歷史深度與文化內涵,也會增添更多的故事性與吸引力。
在寺廟史方面,過往臺灣史學者多著重於官方檔案或民間文書的蒐集與分析,而低估隨處可見的寺廟之重要性,僅強調其能反映地方社會的發展,忽略它不僅是居民的信仰之所,也是當地權力、經濟、武力、教化、慈善、娛樂及公共事務的中心,其本身即是地方社會的主體,是治史者必須重視的區塊。卓教授在這本書中,亦透過細膩的調查與考證,發掘出多座寺廟的歷史訊息,讓外界看見其陳舊外觀下的迷人光彩。例如在媽宮天后宮、萬軍井旁的施公祠,是座狹隘不起眼的建築,即使進到廟內也很難知道所祀何神;但他從史料爬梳中,發現其原稱「施將軍廟」,是施琅尚在世時所建的生祠,又從西壁的古碑及廟內所祀武營無祀者的神主,推測其改稱「施公祠」的年代與原因。更重要的是,他考察出該廟與海壇標兵的緊密關係,不僅讓人看見清代澎湖官民對施琅的崇敬,也見證此地班兵制度的運作狀況,使其珍貴的歷史價值得以彰顯。
卓教授投身臺灣史研究四十餘年,雖然多年來身體有恙,而今也已退休,但卻依然保有強烈的學術熱情與動能,始終論著不輟,實為後學者之典範。每當個人有所消極懈怠,總會以他的堅強意志來自我惕勵,繼續在學術路上奮勇向前。值此新書付梓之際,除致上祝賀與感佩之意外,也期待他能永保安康,持續為臺灣史學界做出更大的貢獻。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系教授
謝貴文 謹識
2022.10.21
澎湖古蹟與歷史-導讀
第二章 全臺首座燈塔:西嶼燈塔的史蹟研究
第一節 小引
中國早期的燈塔,多擇於塔形的浮圖頂端置點油燈以照明航運,因此有稱浮圖或塔燈之謂。據載,中國已知最古老的燃燈石塔係位於山西省太原市童子寺之燃燈塔,初建於北齊天寶七年(556),塔身由石壘作,高四‧一二公尺(約一丈四尺),束腰須彌座,高度為塔高之半,塔內中空三面開門,塔頂無蓋以排燃燈之煙火。浙江杭州南部錢塘江邊月輪山上之六和塔(又稱六合塔),興建於北宋開寶三年(970),塔高九層,塔頂置燈以為夜航船隻的航標。其餘尚有海鹽資聖寺塔,「層層用四方燈點照,東海行舟者皆望此以為標的焉」,「浮土寺有塔,燃燈至燒不滅,江海道途之人,望以為號」等等。塔的形制作法以磚、石層層堆疊而成,塔內中空置梯而上,形多六角或八角,多樓閣式,或密檐式塔的作法。如西嶼燈塔於乾隆年間興建時,即為石築高七級之浮圖,形八角重檐,頂設照明。
此外,也有作為軍事觀察的「料敵塔」,如北宋定縣開元寺之磚塔,即因位於宋遼邊境可瞭望華北平原而具軍事觀察的功能。清初臺灣普設的望樓亦具相同的眺望用途,惟其作法略不同塔制。嘉慶元年(1796),由滬尾船戶港邊建造望高樓,每夜點燈為船隻進出的指標,此為望樓燈塔具有導航之功能者。 綜觀中國古代設燈塔並不必然位於海邊,其主要目的乃為或登高眺覽、或高點觀測、或行路地標、或航海標燈之用;歷經燃燈塔、燈樓、料敵塔、望高樓、浮圖等形式演進,而於十九世紀末才引進西式燈塔。在臺灣清代早期,仍採傳統的望高樓及浮圖作為航海標記,光緒元年(1875)改建的西嶼燈塔是全臺第一座近代西式燈塔,茲文之作,其目的在探此一全臺首座燈塔興修始末,以詳其究竟。
第二節 海難頻傳──西嶼燈塔設立的背景
臺灣與大陸之間,重洋阻隔,自古以來,閩臺交通全賴水路,澎湖群島位在臺灣海峽的樞紐地帶,清中葉以前,臺灣對外交通,端賴臺、廈一線,船隻往來,必以澎湖為關津。澎湖除居閩臺間衝要地帶外,也是東洋航路上重要中途站。古來日本、福建人民欲往呂宋,澎湖是必經之路。新航路大開後,歐洲列強相繼東來貿易、殖民,南洋之外取安全的逐島航法,即沿中國南海岸北上,至南澳、廈門間,再改向東航行,橫渡澎湖之後,轉向東北方繞臺灣北行,因此臺灣海峽舟楫輻輳,澎湖成為東亞航線的重要據點。也因此澎湖附近洋面海難頻傳,吾師黃典權(衡五)教授曾就《明清史料戊編》第七本中有關閩海沉船事件加以統計,發現從雍正七年(1729)至道光十八年(1838)間,有八十六艘戰哨,及與公事有關之商船沉沒,歸納出二點結論:(一)從沉船的月令看來,每個月都有船隻遭風事件,而以陰曆六、七月兩月最多;(二)船隻沉沒的處所,大多數都在澎湖列島不遠的外洋,所以此處是海舶的危險地帶。
清中葉後,我國因戰敗,被迫開放港口,洋船來華日多,於是洋船在澎湖海面失事,時有所聞。據楊麗祝、劉靜貞在〈清代澎湖海難事件之探討〉一文中統計,從康熙年間至光緒年間,在澎湖附近失事的外國船隻(含琉球等藩屬國)及本國購置的新式汽船有廿七件,占所有失事案件的百分之廿七弱。若以咸豐十年開港後計算,則高達百分之七十三弱,可知即使進步之外國新式汽船,也是失事頻頻。
第三節 海難原因的探討 澎湖既然為閩臺、東亞航線要衝,往來船隻夥眾,海難頻傳的原因很多,本節姑略去人為因素,僅就其地理環境及自然因素探討,茲分從洋流、季風與地形三項分析探究之:
一、洋流
自廈門達臺灣,航程約七百餘華里,清代素以澎湖為界,俗稱廈門至澎湖為「大洋」,澎湖至鹿耳門為「小洋」,所以由閩至臺號稱「重洋」,復以臺海潮流為南北方向;臺廈往來必須橫流而渡,故又號稱「橫洋」。而澎湖附近洋面,向有「紅水」、「黑溝」、「八卦水」之險,流勢湍急,船隻每易失事。郁永河《裨海紀遊》云:
二十一日……乘微風出大旦門……夜半渡紅水溝。二十二日,平旦渡黑水溝。臺灣海道,惟黑水溝最險,自北流南,不知源出何所,海水正碧,溝水濁黑如墨,勢又稍窳,故謂之溝。廣約百里,湍流迅駛,時覺腥穢襲人。又有紅黑間道蛇及兩頭蛇,繞船游泳,舟師以楮鏹投之,屏息惴惴,懼或順流而南,不知所之耳。紅水溝不甚險,人頗泄視之,然二溝俱在大洋中,風濤鼓盪,而與綠水終古不淆,理亦難明。
謝金鑾《續修臺灣縣志》則載澎湖之東,尚有一黑水溝:「黑水溝有二:其在澎湖之西者,廣可八十餘里,為澎廈分界處,水黑如墨,名曰大洋。其在澎湖之東者,廣亦八十餘里,則為臺澎分界處,名曰小洋。小洋水比大洋更黑,其深無底。大洋風靜時,尚可寄椗;小洋則不可寄椗,其險過於大洋。此前輩諸書紀載所未及辨也。」
八卦水所在,據林豪《澎湖廳志》引周凱之言:「富陽周皋曰:澎湖島嶼迴環,水勢獨高,四面皆低,湖水四流,順逆各異,名八卦水。又云澎湖之北,不可行舟,漁人亦罕至,謂之鐵板關,最稱險要。」
按臺灣海峽水流有兩道系統:一為赤道暖流,又名黑潮,經菲律賓群島東北海面北上,過巴士海峽西北注入臺灣海峽,另一為發源於我國渤海之寒流,沿東南海南下,至澎湖附近海域,兩流會合,造成一獨特潮汐景觀。漲潮時南方海面潮勢北上,北方海面潮水南進,退潮時依來路退返,其勢如萬馬奔騰,一瀉千里,洶湧澎湃,瞬息萬狀。所以於澎湖各島周環暗礁地區,則潮流急速,激盪迴施,水波四流,因有八卦之水之稱。
二、季風
古來方志常記載澎湖風信與內地他海不同,一年之中獨春夏風信稍平,而有風之日,十居五六,一交秋分,直至冬杪,則無日無風,匝月不息。北風盛發時,狂颶非常,沸海覆舟,往來船隻,屢有遭風擊破的可怕現象。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大體有二:
(一)深受大陸高壓及東北信風左右。
(二)澎湖位於東亞季風標準區域內,當冬季東北季風通過管狀地形的臺灣海峽時,位於管口的澎佳嶼,與位於管中的澎湖群島,因氣流方向與臺灣海峽軸向平行,造成風洞效應,風速極強。
澎湖年平均風速每秒六公尺二,但自十月起至翌年三月的東北季風時期,風速急驟增加,十二月平均風速竟達八公尺八,幾乎每日都在暴風中。澎湖全年暴風日數約一百三十八天,季風期中的暴風日即占一百一十天,極端最大風速可達二十五公尺五,相當於中度颱風,船隻遇之,鮮有不翻覆者。 澎湖全年東北風與北風肆虐長達六個月,造成澎湖群島風濤洶湧,船隻每易失事。此外,每年夏季的颱風也是船隻遇難的原因之一。從六月到十月,澎湖經常有颱颶,海舶遭逢,或遭風擊碎,或飄沒不知所終。茲舉一例以明船舶遭颶的險狀。道光十五年(1835)十月,澎湖廩生蔡廷蘭晉省鄉試不售,自廈返臺順道經澎湖探視老母,途中遇颶,據事後在〈滄溟紀險〉中云:「初,舟人稱西北有黑雲數片,俄而東南四布,馳驟若奔馬,轉瞬間狂飆迅發,海水沸騰,舟傾側欲覆。……風烈甚,柁曳水下全膠固,十餘人擁推之不少動。乃下篷,棄所載貨物,冀船輕得走。天明,四顧迷茫,白浪如山,孤舟出沒波濤間。……移時,媽祖旗飄動,風轉東北,叫嘯怒號,訇哮澎湃,飛沫漫空,淋淋作雨下,濕人頂踵,毛骨生寒……忽然一聲巨浪,撼船頭如崩崖墜石,舟沒入水,半瞬始起,榓蓋木板皆浮,水傾盆瀉艙底矣!余淹仆……俯伏告天乞命,舟人悉嗷啕大慟……」。
該舟四、五日後漂至安南(今越南)獲救。從該文之敘述,其經歷之險狀,正足以說明海舶遭遇颱颶,百不存一,俏有僥倖,漂流不知所之。 三、地形 澎湖群島大小共有六十四島散布於長約六十餘公里,東西寬約四十餘公里的海面,大小島嶼,岩礁羅布,富天然港灣,舟船若固,澳灣可泊。但水口礁線,犬牙交錯,隱伏水中,對出入船隻形成威脅,非熟諳沙線、礁石、深洋、急水者不敢輕進,洋船過此,每視為畏途。舉其險要者,東有東西吉諸嶼之險,南有八罩船路礁之險,西有吼門之險,北有吉貝嶼藏沙之險,林豪《澎湖廳志》記:「媽宮港居中控制,形勢包藏,為群島之主。……其西由西嶼稍北為吼門,波濤湍激兩旁。……師公礁近吼門,有石潛伏水底,舟不敢犯。……此西方之險也。其東則東西二吉最為險隘,中有鋤頭增門,水勢洄簿,流觸海底礁石,作旋螺形。舟行誤入其險,俏遇颶風,瞬息衝破;若無風可駛,勢必為流所牽,至東吉下,謂之入溜,能入而不能出矣。由臺入澎者,必過陰嶼,……陰嶼內有沈礁,防之宜謹。其南則虎井頭之上霾,海濱礁石嶒崚,怒濤相觸。極南為八罩之船路礁,亦名布袋嶼,水路僅容一舟,稍一差失,萬無全理。此皆東南之險也。其北則吉貝嶼之北礁,亦名北墝,藏沙一條,微分三片,……颶風一作,風沙相激,怒濤狂飛,鹼雨因而橫灑,倘誤入其中,百無一全者矣。又東北有中墩之雁晴嶼門,橫峙海口,港道甚狹,此皆北方之險也。」
澎湖群島,港道紆迴,沙淺礁多,船隻每易在此遭風、觸礁,海難事件頻傳。而船艘寄泊諸嶼,尚要考慮南北風向。按所謂南北風者,指風信的方向。清季閩臺間交通以帆船為主,海洋泛舟,於大海中無櫓搖棹撥之道理,全藉一帆風順,船在大洋之中,不得順風,尺寸為艱,故舟行務上依風向,而「臺灣風信,自廈來臺,以西北風為順;自臺抵廈,以東南風為順」,其中「臺灣船隻來澎湖,必得東風方可揚帆出鹿耳門;澎湖船隻往臺,必得西風纔可進港」。是以順風時,於黎明出鹿耳門放洋,約午後可抵澎湖。而澎湖泊船之灣澳有南風、北風之別,泊舟之澳,負山面海,山在南者,可避南風;山在北者,可避北風。故南風宜泊水垵澳、大城嶼、安山仔、紅羅澳、赤崁澳、後灣澳、八罩、網垵澳等,北風宜泊網澳、內塹、外塹、蒔上、龍門港(即良文港)等澳。或駕避不及,或誤灣錯澳,則船必壞,是又一險。#蘭臺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