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宗師的崛起─—我的治學心路歷程》-出版內容簡介
作者專研宋明理學, 融合儒釋道三家思想, 開創新理學, 實為宋明理學注入新的生命, 開闢理學更宏觀的方向。
作者藉由清初関中大儒李二曲的着作, 作為橋樑, 打開了宋明理學神秘的面紗。理學家的哲學思想,既不是唯物主義,也不是唯心主義,是一種超越心物意識形態之上的思想。
本書探討李二曲的「見道」, 理學家的「悟道」, 是打開理學大門的第一把鑰匙; 分析形而上的本體概念, 陸象山的「發明本心」, 王陽明的「致良知」, 程伊川的「天理」, 朱晦庵的「格物窮理/格物致知」。陸王主「心即理」的形而上學, 程朱主「性即理」的形而下事理與物理範疇。實証理學家用工夫去開悟這: 道/良知/本體。
闡明李二曲的「內聖外王之學」, 理學家的「外王之道」, 以入世的胸懷, 治國平天下, 區別禪宗,和老莊的出世哲學。
歸納理學家的「虛明寂定」的本體世界, 「心如太虛,本無生死」的最高境界,與佛道二家殊途同歸。
融合陸王,程朱、理學大家, 形而上的本體和形而下的事理, 開拓理學的嶄新路線,可視為宋明理學的傳承與發揚。
讀者閲讀此書,以明瞭宋明理學的精髓,中華文化的傳承與發揚,和作者堅苦奮鬥的治學方法,做學問,着述,傳道授業的精彩人生!
這是作者畢生嘔心瀝血的着作。歷經20年,重新校閱原書《我的治學心路歷程》, 增加紀念文章, 圖片。 再版此書,是為了紀念我的父親: 林繼平教授,我心中的香格里拉!我心中的中華大儒!
林大鈞
《一代宗師的崛起─—我的治學心路歷程》-作者介紹
林繼平教授
在那烽火連天,日寇侵略的戰爭歲月,作者四川大學中文系畢業。響應蔣委員長十萬青年十萬軍,一寸山河一寸血的號召,投筆從戎,抵抗日寇。
卸下戎裝後,歷任: 香港人生雜誌社主筆,臺灣中華商務印書館編審,文化大學教授,東吳大學教授,陝西師範大學哲學系客座教授,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博士班的客卿教授,並在以上四所大學博士班定期發表專題講座宋明理學。
作者專研清初關中大儒李二曲,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打開了深奧的理學大門。融貫了宋明的程朱陸王理學大家,上朔老莊,傳承孔孟,兼納佛禪, 融合各家集之大成。實證良知本體,明性悟道,惟心惟理,非心非佛的理學核心思想。
作者一生著作等身,曾榮獲:「中山學術著作獎」、「中正文化獎」、「菲華文化獎」,等學術界最高殊榮。
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是作者畢生的志向!
以發揚中華固有文化,開創中華新文化為己任!
中華大儒,捨我其誰?
《一代宗師的崛起─—我的治學心路歷程》-序
這本《一代宗師的崛起─—我的治學心路歷程》是林繼平教授《我的治學心路歷程》增補資料的再版書。
林繼平教授畢生專研清初關中大儒李二曲,宋明理學和佛禪學問。作者著述等身,本書是將其對宋明理學,老莊,孔孟,佛禪研究的治學歷程其及方法,無私的呈現,是一本做這些學問的入門必讀的書。值得相關研究者參考。
《一代宗師的崛起─—我的治學心路歷程》-目錄
紀念照片,作者簡介,作者墨迹 5
「中華大儒,捨您其誰」大鈞悼慈父文 15
本書講述大意 21
敘言 23
林繼平教授著作全集 26
特載:
一、由破解王學難題探討中國核心思想─在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哲學博士班演講 27
二、從理學開出四種人生境界看中國思想的發展方向─在北京大學哲學系博士班演講 53
三、探討中國思想真相之路線與方法問題─在北京師範大學哲學系博士班演講 79
本書十二講─在陝西師範大學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演講
第一講 「大器晚成」,細說從頭 103
第二講 另闢蹊徑,難關重重 125
第三講 李二曲揭穿宋明理學的奧秘 145
第四講 破難關,解決王學種種難題 161
第五講 悟禪理,會通華嚴、天臺與唯識 183
第六講 陸王心學直通程朱理學 199
第七講 「北宋五子」講的什麼學? 217
第八講 工夫與本體可視為理學之定律 233
第九講 宋明理學開出四種人生境界 251
第十講 由「內聖外王之道」上溯老莊思想 269
第十一講 宋明理學是儒釋道三家思想大融合 291
第十二講 「全體大用之學」新詮釋 311
◎附 錄─紀念文章◎
祭賢妻張維學女士文 林繼平教授 335
學界一顆熠熠明珠─推介林繼平教授新著《我的治學心路歷程》 吳自甦教授 339
一代宗師的崛起─推介林繼平教授新著《王學探微十講》 林樂昌教授 341
心性靈光萬丈長─推介林繼平教授鉅著《宋學探微》 朱康有博士 345
揭開禪宗神秘面紗─推介林繼平教授新著《禪學探微十講》 趙建功博士 349
《李二曲研究》第三版序 林樂昌教授 351
歷代各名家政要評讚一覽表 365
悼二哥 林爾讓 367
悼師文 朱康有(人大) 371
悼師文 趙建功、王菊英(北大、北師大) 375
悼師文 王豐年(清華) 379
悼念林繼平先生 彭耀光(北師大) 381
遙祭先哲林繼平先生 遂寧市統戰部、外事僑 385
悼鄉長、教授林繼平先生文 曾廣文 387
悼好友文 謝成祥 389
沉痛悼念林老 李剛(李二曲後裔) 393
悼友文 吳德正(成都市臺辦) 397
念故交 吳自甦 399
悼前輩文 盧瑞琴(蘭臺出版社) 401
永遠的思念 蔡先實 403
林大教授繼平像讚 徐術修 405
悼友文 趙吉惠(陝師大) 409
悼友文 石 軍 411
悼友文 楊恩成、康萬武(陝師大) 413
悼師文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博士生、碩士生 415
悼師文 劉鶴丹(北師大) 417
悼師文 蔣麗梅(北師大) 419
悼師文 杜江濤(北師大) 421
悼師文 俞秀玲(陝師大、中山大學) 423
悼師文 劉保華(北師大) 425
悼師文 孫 華(陝師大) 427
悼師文 曾 莉(陝師大) 429
悼師文 劉新軍(人大) 431
爾誠悼兄文 林爾誠 433
寫給天國的二外公、二外婆 何曦、鄒名海、鄒韵 435
悼二伯文 林鴻光 439
悼二公文 林 洋 441
祭二公文 林秋華 443
悼姑父文 張顯紅、張孝玉 445
唐曉蘭悼念老爸文 唐曉蘭 447
悼師文 林金鶴法師、明清法師 451
悼友文 張 光 453
悼老友文 蘇兆南 455
大鈞悼慈母文 林大鈞 457
《一代宗師的崛起─—我的治學心路歷程》-內容連載
〈中華大儒,捨您其誰〉─ 大鈞悼慈父文
父親一生奉獻於理學,集理學之大成。父親藉由關中大儒李二曲學的研究,打開了深奧的理學大門,並融貫了宋明的程朱陸王理學大家,上朔老莊,傳承孔孟,兼納佛禪。實證良知本體,明性悟道,惟心惟理,非心非佛的理學核心思想;發揚理學家的「內聖外王之道」,作為個人成聖成賢,以至平治天下的經世致用之學。父親由研究理學以發揚中華固有的文化,為往聖繼絕學;融合各家集之大成,進而開創中華新文化與未來的發展方向,為萬世開太平。他最後的遺願是希望他的著作能在祖國印行,以期望他的學術研究,貢獻祖國,並在祖國發揚光大。 父親名爾謀,字嵩,號繼平,筆名高山仰。西元1922年1月21日(即農曆辛酉年臘月24日)出生於四川省遂寧市新橋鄉洪江村四社。西元2003年二月七日下午3:15分(美國時間)病逝於美國舊金山史丹佛醫院,享年八十二歲。
父親祖籍廣東長樂縣(現五華縣)人氏,原客家人。父親五世祖定居四川遂寧,務農為生。自幼天資聰慧,刻苦好學,曾私塾於秀才曾祖父門下;遍讀經史子集,過目不忘;鍾愛文學、史家、兵家、法家著作;擅書法,喜健談,廣結友;胸懷大志,有「平治天下,當今之士,捨我其誰」的氣魄;自學高中遂寧縣中,成都石室中學;進川大中文系,以一篇古文震驚主考;鄉黨鄰里,皆引以為傲。一九四三年,在國家危急存亡之秋,響應蔣委員長「十萬青年十萬軍,一寸山河一寸血」的號召,投筆從戎,參加青年遠征軍,抵抗日寇。進入中國空軍通信電子學校就讀和任教,從此潛心研究中國哲學、宋明理學,從而探得中國哲學的精髓和真諦。嗣後,轉入學術界擔任臺灣東吳大學哲學系教授、臺灣中華商務印書館編審、香港人生雜誌社主筆,臺灣老莊學會監事、中國人民大學東方文化研究所學術顧問、陝西師範大學哲學系客座教授等。
父親早年四川大學中文系畢業,但是一生努力鑽研「宋明理學」、「陸象山哲學」、「王陽明哲學」和「禪宗哲學」。畢生的心血都化作了《李二曲研究》、《陸象山研究》、《明學探微》、《孔孟老莊與文化大國》、《文史哲論集》、《我的治學心路歷程》、《王學探微十講》、《宋學探微》、《禪學探微十講》、《程朱哲學評議》、《宋明理學與現代人生》、與《中國哲學思想論集與中華文化出路》等十二部論著。正準備完成的著作有《孔孟思想研究》、《老莊哲學》、《林繼平年譜集要》等。這些豐碩的學術成果,為父親贏得了「中山學術著作獎」、「中正文化獎」、「菲華文化獎」等學術界最高殊榮。父親的著作和名字定會留名青史的。
父親,您的著作,言簡意賅,文字練達而境界高遠。從您的書中,才能品出您青燈苦讀的身影和胸懷天下的氣魄。「宇宙是您的天空,大地是您空白的稿紙」─在我的記憶裏,您永遠不斷的在寫─寫書、寫文章、寫評論、寫信;不論是晴天、雨天,或颱風天,不論是白天或黑夜,您都埋首伏案,孜孜不倦努力的在做學問。「君子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在「立言」上,您是當之無愧了。「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您一生安貧樂道,發憤忘食,並深稔讀書之樂無窮。性情豁達,廣結善緣;談笑皆鴻儒,桃李遍天下。顏淵曾讚孔子「仰之彌高,鑽之彌堅」,在您身上,不正是最真實的體現嗎!
父親雖已八十高齡,仍輾轉萬里,往返於舊金山、北京、西安,講學傳道,不畏舟車之苦。講學不輟,著述不輟,以宏道為己任,不知老之將至。曾指導北大、北師大、人大、陝師大、華科大的研究生、博士生,甚至博士班的指導教授。您有您在學術上獨特的見解和造詣,您有您的自負與驕傲;您自認您在理學上的造詣比程明道、朱熹、陸九淵、王陽明更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您的治學方法和路線,為學生們打開了認識理學,乃至中華人文思想的精義大門。您博古通今的學養和高瞻遠矚的氣魄,深為學生們敬仰。您傳道授業的精神,和誨人不倦的風範,定會流芳百世的。您的學生們曾多次地頌揚您是「一代宗師的崛起」,是「真正中華文化道統的傳承者」。 父親身居海外,但以發揚中華文化為己任。盼中華一統,常發表政論文章,匡正時弊,以國家興亡為志向。父親是眾多學生的精神和文化的導師,父親也是所有林氏鄉黨的驕傲和楷模。數次返家,帶領弟、妹和後輩們,焚香祭祖,「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先生是理學的奇葩,是中華民族的驕傲。中華大儒,捨您其誰!
親愛的父親,您的書桌上仍堆積著您的學生和朋友的來信,您卻不留隻字片語,瀟灑的走了。我通知了您在臺灣的好友和學生們,在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國人民大學、陝西師範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的學生和朋友們,以及四川老家的親戚們。日後,我會把他們的悼文,在您的墳前,一字一句的讀給您聽。您未完成的心願,我會幫您實現的。
孟子說:「人生有三樂,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我已經失去這人生最真摯的一樂了;「形如槁木,心如死灰」是我痛嘗失去雙親的感受,痛!痛!痛!「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您對我的恩情,今生難以回報了;未來的人生旅程,沒有您指引我前行了,但是我會從閱讀您的著作中找尋人生的方向和驗證那「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的良知本體;我也不孤獨,因為閱讀您的書,就是我們父子談心的時候;我從來未曾對您說過「我愛您」,可是今天我要親口對您說,我真的好愛您,我真的好敬佩您。如果有來生,我仍然要做您的兒子。我以您為榮,我以您為傲。現在,您脫去了衰老的軀殼,好比遊龍回歸大海,自由自在;從此不再受病痛、針藥的折磨,在天國裏,盡情的讀書寫作,並與母親作神仙伴侶。
「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宿昔」─您的教誨和叮嚀,我會牢記在心;您的風範也是我一生最好的榜樣。您的聲音、形像雖已不再,但您的精神卻永遠駐留在我們大家的心中。
嗚呼!鳳凰鳴矣,於彼高岡;梧桐生矣,於彼朝陽。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欲報之德,昊天罔極。無父何怙,無母何恃;悠悠我心,謂我何求。啣環結草,無以為報。死生契闊,泣涕漣漣;朔風野大,紙灰飛揚,言有窮而思念不可終。天乎人乎!而竟已乎!您歸來兮!您歸來兮!嗚呼哀哉!尚饗!
兒大鈞叩拜
2003年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