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史研究名家論集(二編)-出版內容簡介
《臺灣史研究名家論集(二編)》收錄尹章義、李乾朗、吳學明、周翔鶴、林文龍、邱榮裕、徐曉望、康豹、陳小沖、陳孔立、黃卓權、黃美英、楊彥杰、蔡相輝、王見川,共十五位名家著作精華,由卓克華總編。
本社以服務學術為出版宗旨,《臺灣史研究名家論集(初編)》自2016年上市以來,深獲兩岸的學術界好評,因而再度懇請十五位兩岸名家,貢獻其在臺灣史研究上最經典的論文。這二次編印叢書的作者,都是各領域的研究權威,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為目標,窮其一身之力,落實在臺灣史的研究。期望本叢書能夠開啟兩岸學子,產生新的研究思潮。
臺灣史研究名家論集(二編)-作者介紹
尹章義
社團法人臺灣史研究會理事長、財團法人福祿基金會董事、財團法人兩岸關係文教基金會執行長。中國文化大學民國106年退休教授,輔仁大學民國94年退休教授,東吳、臺大兼課。出版專書42種(含地方志16種)論文358篇(含英文54篇),屢獲佳評凡四百餘則。
赫哲人,世居武昌小東門外營盤(駐防),六歲隨父母自海南島轉進來臺,住臺中水湳,空小肄業,四民國校、省二中、市一中畢業,輔仁大學學士,臺灣大學碩士,住臺北新店。
吳學明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碩士、博士,現任國立中央大學歷史學研究所教授,曾任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所長、客家研究中心主任等職。主要研究領域為臺灣開發史、臺灣客家移墾史、臺灣基督教長老教會史與臺灣文化史,關注議題包括移民拓墾、北臺灣隘墾制與地方社會、南臺灣長老教會在地化歷程等。運用自民間發掘的族譜、契約文書等地方文獻,從事區域史研究,也對族群關係、寺廟與社會組織等底層民眾行動力進行探討,著有《金廣福墾隘與新竹東南山區的開發(1834-1885)》、《頭前溪中上游開墾史暨史料彙編》、《金廣福隘墾研究》、《從依賴到自立──臺灣南部基督長老教會研究》、《變與不變:義民爺信仰之擴張與演變》、《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研究》與學術論文數十篇,並主編《古文書的解讀與研究》(與黃卓權合編著)、《六家林氏古文書》等專書。
李乾朗
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系畢業,現任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古蹟藝術修護學系客座教授。致力於古建築田野調查研究,培養古蹟維護的專業人才,並積極參與學術研討會發表研究成果。曾出版了《臺灣建築史》、《古蹟入門》、《臺灣古建築圖解事典》、《水彩臺灣近代建築》、《巨匠神工》等八十餘本與傳統建築或近代建築相關之個人著作,同時也主持多項古蹟、歷史建築的調查研究計劃,出席各縣市政府之古蹟評鑑會議或文化資產議題會議,盡其所能地為臺灣古建築的保存與未來發聲。2011年榮獲第十五屆臺北文化獎,2016年榮獲第三十五屆行政院文化獎。
周翔鶴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歷史研究所副教授。
著有:《閩商發展史(臺灣卷)》(周翔鶴、鄧利娟等著)
林文龍
南投竹山人,現寓彰化和美。1952年生,臺灣文獻館研究員。喜吟詠,嗜藏書,旁及文房雅玩。近年,以科舉與臺灣書院研究為重點。著《臺灣的書院科舉》、《彰化書院與科舉》、《臺灣科舉家族─新竹鄭氏人物與科名》,以及《掃籜山房詩集》、《陶村夢憶雜詠》等集。別有書話《書卷清談集古歡》,含〈陶村說書〉、〈披卷餘事〉二編。
邱榮裕
臺灣省桃園縣中壢市人,1955年生,臺灣省立臺北師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日本立命館大學文學碩士、博士。歷任國小、國中教師、臺灣師範大學專任助教、講師、副教授,全球客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央大學客家學院副教授、臺灣大學客家研究中心特聘副研究員、中華民國斐陶斐榮譽學會榮譽會員等;曾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校友總會秘書長、臺灣客家研究學會第六屆理事長、考試院命題暨閱卷委員、客家委員會學術暨諮詢委員、臺北市客家事務委員會委員等。
學術專長領域:臺灣史、客家研究、文化資產與社區。專書有:《臺灣客家民間信仰研究》、《臺灣客家風情:移墾、產業、文化》、《臺灣桃園大溪南興庄纘紳公派下弘農楊氏族譜》、《傳承與創新:臺北市政府推展客家事務十週年紀實(民國88年至98年)》、《臺北市文獻委員會五十週年紀念專輯》等,並發表相關研究領域學術研討會論文數十篇。
徐曉望
生於1954年9月,上海人。經濟史博士。現為福建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閩臺文化中心主任。2000年獲評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012年獲評福建省優秀專家,2016年獲評福建省文史名家。廈門大學宗教研究所兼職教授,福建師範大學歷史系兼職教授,福建省歷史學會副會長。2006年被聘為福建師範大學社會歷史學院博士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明清經濟史、福建史、海洋史等。發表專著30餘部,發表論文300餘篇,其中在《中國史研究》等核心刊物上發表論文100餘篇,論著共計1000多萬字。主要著作有:主編《福建通史》五卷本186萬字,《福建思想文化史綱》40萬字,個人專著有:《福建民間信仰源流》《閩國史》《福建經濟史考證》《早期臺灣海峽史研究》《媽祖信仰史研究》《閩商研究》《明清東南山區經濟的轉型——以閩浙贛邊山區為核心》等;近著有:《福建文明史》《福建與東南:海上絲綢之路發展史》等。獲福建省社會科學優秀著作一等獎一次,二等獎三次,三等獎二次。
康豹
1961年在美國洛杉磯出生,1984年耶魯大學歷史系學士,1990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系博士。曾經在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與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擔任過副教授和教授。2002年獲聘為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2005年升等為研究員,並開始擔任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研究室主任。2015年升等為特聘研究員。研究主要集中在近代中國和臺灣的宗教社會史,以跨學科的方法綜合歷史文獻和田野調查,並參酌社會科學的理論。
陳小沖
1962年生,廈門大學歷史系畢業。現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文教平臺首席專家,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歷史研究所所長、教授,《臺灣研究集刊》常委副主編。出版《日本殖民統治臺灣五十年史》等多部專著及臺灣史學術論文數十篇。主持或參加多項重大科研課題。主要研究方向:海峽兩岸關係史、殖民地時期臺灣歷史。
陳孔立
1930年生,現任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教授、海峽兩岸和平發展協作創新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曾任廈門大學臺灣研究所所長、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史研究中心副理事長、中國史學會理事。主要著作有:《臺灣歷史綱要》(主編)、《簡明臺灣史》、《臺灣歷史與兩岸關係》、《臺灣史事解讀》,《臺灣學導論》、《走近兩岸》、《心繫兩岸》、《臺灣民意與群體認同》等。
黃卓權
1949年生於苗栗縣苗栗市,現籍新竹縣關西鎮。世界新聞專校畢,歷任代課教員、公務員、企業經理、批發商等職。現任客委會諮詢委員、新竹縣文獻委員、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客座專家、《關西鎮志》副總編纂。專長內山開墾史、客家族群史、清代地方制度史。發表研究論著約百萬言,主編新竹研究叢書、文史專輯等十餘冊。
主要著作:《苗栗內山開發之研究》、《跨時代的臺灣貨殖家:黃南球先生年譜1840-1919》、《進出客鄉:鄉土史田野與研究》、《古文書的解讀與研究》上、下篇(與吳學明合著)等書;出版詩集《人間遊戲:60回顧詩選》、《笑看江湖詩選》二冊。參與編撰《新竹市誌》、《獅潭鄉志》、《大湖鄉志》、《北埔鄉志》等地方誌書。
黃美英
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博士生、法鼓佛教學院碩士(主修:佛教史、禪學)。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主修:歷史人類學、宗教人類學、族群史)。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畢業、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系肄業。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助理、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兼任講師。相關學術著作《臺灣媽祖的香火與儀式》、《千年媽祖》及論文二十多篇,主編十多冊書籍。
楊彥杰
男,廈門大學歷史系畢業,長期從事臺灣史和客家研究。歷任福建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兼臺灣研究所副所長、科研組織處處長、客家研究中心主任、中國閩臺緣博物館館長等職,2014年退休。代表作:《荷據時代臺灣史》、《閩西客家宗族社會研究》。撰著或主編臺灣史專題、客家田野叢書十餘種,發表論文百餘篇。
蔡相煇
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歷任任國立空中大學人文學系主任、圖書館館長、總務長等職。現任臺北市關渡宮董事、臺南市泰安旌忠公益文教基金會董事、北港朝天宮諮詢委員、中華媽祖交流協會顧問等職。
著有:《臺灣的王爺與媽祖》(1989)、《臺灣的祠祀與宗教》(1989)、《北港朝天宮志》(1989、1994)《臺灣社會文化史》(1998)、《王得祿傳》(與王文裕合著)(1998)、《媽祖信仰研究》(2006)、《關渡宮的歷史沿革》《關渡宮的祀神》(2015)、《天妃顯聖錄與媽祖信仰》(2016)等專書及論文篇多。
王見川
1966生,2003年1月取得國立中正大學歷史所博士學位。2003年8月至南臺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任助理教授至今。研究領域涉及中國民間信仰(關帝、玄天上帝、文昌、媽祖)、預言書、明清以來民間宗教、近代道教、佛教、扶乩與慈善等,是國際知名的明清以來民間宗教與相關文獻專家。著有《從摩尼教到明教》(臺北新文豊出版公司,1992) 、《臺灣的齋教與鸞堂》(臺北南天書局,1996) 、《漢人宗教、民間信仰與預言書的探索:王見川自選集》(臺北:博揚文化公司,2008 ) 、《張天師之研究:以龍虎山一系為考察中心》(臺北:博揚文化出版公司,2015)等書。另編《明清民間宗教經卷文獻》、《中國預言救劫書彙編》《臺灣宗教資料彙編:民間信仰、民間文化》、《中國民間信仰、民間文化資料彙編》《明清以來善書叢編》等套書。是國際知名的民間宗教與相關文獻專家。
臺灣史研究名家論集(二編)-序/導讀
《臺灣史研究名家論集》──總序
《臺灣史研究名家論集》即將印行,忝為這套叢刊的主編,依出書慣例不得不說幾句應景話兒。
這十幾年我個人習慣於每學期末,打完成績上網登錄後,抱著輕鬆心情前往探訪學長杜潔祥兄,一則敘敘舊,問問半年近況,二則聊聊兩岸出版情況,三則學界動態及學思心得。聊著聊著,不覺日沉西下,興盡而歸,期待半年後再見。大約三年前的見面閒聊,偶然談出了一個新企劃。潔祥兄自從離開佛光大學教職後,「我從江湖來,重回江湖去」(潔祥自況),創辦花木蘭出版社,專門將臺灣近六十年的博碩士論文,有計畫的分類出版,洋洋灑灑已有數十套,近年出書量及速度,幾乎平均一日一本,全年高達三百本以上,煞是驚人。而其選書之嚴謹,校對之仔細,書刊之精美,更是博得學界、業界的稱讚,而海峽對岸也稱許他為「出版家」,而不是「出版商」。這一大套叢刊中有一套《臺灣歷史文化叢刊》,是我當初建議提出的構想,不料獲得彼首肯,出版以來,反應不惡。但是出書者均是時下的年輕一輩博、碩士生,而他們的老師,老一輩的名師呢?是否也該蒐集整理編輯出版?
看似偶然的想法,卻也是必然要去做的一件出版大事。臺灣史研究的發展過程,套句許雪姬教授的名言「由鮮學經顯學到險學」,她擔心的理由有三:一、大陸學界有關臺灣史的任務性研究,都有步步進逼本地臺灣史研究的趨勢,加上廈大培養一大批三年即可拿到博士學位的臺灣學生,人數眾多,會導致臺灣本土訓練的學生找工作更加雪上加霜;二、學門上歷史系有被社會科學、文學瓜分,入侵之虞;三、在研究上被跨界研究擠壓下,史家最重要的技藝──史料的考訂,最後受到影響,變成以理代証,被跨學科的專史研究壓迫得難以喘氣。另外,中研院臺史所林玉茹也有同樣憂慮,提出五大問題:一、是臺灣史研究受到統獨思想的影響;二、學術成熟度仍不夠,一批缺乏專業性的人可以跨行教授臺灣史,或是隨時轉戰研究臺灣史;三、是研究人力不足,尤其地方文史工作者,大多學術訓練不足,基礎條件有限,甚至有偽造史料或創造歷史的情形,他們研究成果未受到學術檢驗,卻廣為流通;四、史料收集整理問題,文獻資料躍居成「市場商品」,竟成天價;五、方法問題,研究者對於田野訪查或口述歷史必須心存警覺和批判性。
十數年過去了,這些現象與憂慮仍然存在,臺灣史學界仍然充滿「焦慮與自信」,這些焦慮不是上文引用的表面問題,骨子裡頭真正怕的是生存危機、價值危機、信仰危機,除此外,還有一種「高平庸化」的危機。平心而論,臺灣史的研究,不論就主題、架構、觀點、書寫、理論、方法等等。整體而言,已達國際級高水準,整個研究已是爛熟,不免凝固形成一僵硬範式,很難創新突破而造成「高平庸化」的危機現象。而「高平庸化」的結果又導致格局小、瑣碎化、重複化的現象,君不見近十年博碩士論文題目多半類似,其中固然也有因不同學門有所創見者,也不乏有精闢的論述成果,但遺憾的是多數內容雷同,資料重複,學生作品如此;學者的著述也高明不到哪裡,調研案雖多,題材同,資料同,析論也大同小異。於是乎只有盡量挖掘更多史料,出版更多古文書,做為研究創新之新材料,不過似新實舊,對臺灣史學研究的深入化反而轉成格局小、理論重複、結論重疊,只是堆砌層累的套語陳腔,好友臺師大潘朝陽教授,曾諷喻地說:「早晚會出現一本研究羅斯福路水溝蓋的博士論文」,誠哉斯言,其言雖苛,卻是一句對這現象極佳註腳。至於受統獨意識形態影響下的著作,更不值得一提。這種種現狀,實在令人沮喪、悲觀,此即焦慮之由來。
職是之故,面對臺灣史這一「高平庸化」的瓶頸,要如何掙脫困境呢?個人的想法有二:一是嚴守學術規範予以審查評價,不必考慮史學之外的政治立場、意識形態、身分認同等;二是返回原點,重尋典範。於是個人動了念頭,很想將老一輩的著作重新整理,出版成套書,此一構想,獲得潔祥兄的支持,兩人初步商談,訂下幾條原則,一、收入此套叢書者以五十歲(含)以上為主;二、是史家、行家、專家,不必限制為學者,或在大專院校、研究機構者;三、論文集由個人自選代表作,求舊作不排除新作;四、此套書為長期計畫,篩選四、五十位名家代表作,分成數輯分年出版,每輯以二十位為原則;五、每本書字數以二十萬字為原則,書刊排列起來,也整齊美觀。商談一有結論,我迅即初步擬定名單,一一聯絡邀稿,卻不料潔祥兄卻因某些原因而放棄出版,變成我極尷尬之局面,已向人約稿了,卻不出版了。之後拿著企劃書向兩家出版社商談,均被婉拒,在已絕望之下,幸得蘭臺出版社盧瑞琴女史遞出橄欖枝,願意出版,才解決困局。但又因財力、人力、市場的考慮,只能每輯以十人為主,這下又出現新困擾,已約的二十幾位名家如何交代如何篩選?兩人多次商討之下,盧女史不計盈虧,終於同意擴大為十五位,並不篩選,以來稿先後及編排作業為原則,後來者編入續輯。
我個人深信史學畢竟是一門成果和經驗累積的學科,只有不斷累積掌握前賢的著作,溫故知新,才可以引發更新的問題意識,拓展更新的方法、理論,才能使歷史有更寬宏更深入的研究。面對已成書的樣稿,我內心實有感發,充滿欣喜、熟悉、親切、遺憾、失落種種複雜感想。我個人只是斗膽出面邀請同道之師長友朋,共襄盛舉,任憑諸位自行選擇其可傳世、可存者,編輯成書,公諸同好。總之,這套叢書是名家半生著述精華所在,精彩可期,將是臺灣史研究的一座豐功碑及里程碑,可以藏諸名山,垂範後世,臺灣史的未來新方向即孕育在這套叢書中。展視書稿,披卷流連,略綴數語以說明叢刊的成書經過,及對臺灣史的一些想法、期待與焦慮。
卓克華
2016.2.22元宵 於三書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