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國化的當代實踐:北京地區青年佛教徒的信仰生活-出版內容簡介
通過滾雪球抽樣,對北京地區的23名青年佛教徒進行深度訪談,考察他們信佛後面臨的首要問題是什麼,為什麼會有這些問題,他們如何應對如何解決,以及這些解決方式何以有效。研究發現,學佛如何跟現實生活相融合正是他們面臨的首要問題,其成因則在於佛教信仰的出世性與俗世生活的兩難,而這群青年信徒所選擇的解決問題的方式讓他們的信仰生活呈現為一種「入世潛修」的生活樣式。這一生活樣式不僅澄清了馬克斯‧韋伯對於大乘佛教無法發展出一種理性的、俗人的生活方法論的偏頗判斷,而且恰好呈現出佛教中國化的一種當代實踐面向。這群青年佛教徒的信仰生活,正是佛教中國化實踐在當代的一種真實體現。作為一份對當代青年佛教徒信仰情況的定性研究,本書不僅為佛教融於中國、化於中國的歷史給出了一份鮮活的現代版闡釋,也為解決宗教本土化過程中的文化衝突提供了一個當代中國文化的成功範例。它為佛教中國化的深入研究和理論建構準備了一個良好的實證基礎,亦可作為當前宗教治理工作的一個有益參考。
佛教中國化的當代實踐:北京地區青年佛教徒的信仰生活-作者介紹
作者韓琪,1982年生,湖北應城人。北京大學社會學系碩士,北京大學哲學宗教學系宗教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助理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宗教學、宗教社會學、無神論思想。曾在《馬克思主義研究》、《宗教學研究》、《世界宗教文化》等學術期刊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
佛教中國化的當代實踐:北京地區青年佛教徒的信仰生活-目錄
前言 I
第一章 導論 1
一、研究問題 1
二、研究範式 4
三、文獻綜述 7
四、研究方法 23
五、研究思路 27
第二章 解脫須在俗世生活中獲得 31
第一節 佛教信仰的基本情況 31
第二節 青年佛教徒群體的特色 37
一、理性的求真的群體 37
二、周圍人看他們 43
三、他們看自己 47
四、信仰帶來的改變 49
五、日常交往 52
六、略帶反叛的宗教認同 52
七、與中國傳統文化的親和性 57
八、對其他宗教審慎而寬容的態度 60
第三節 入世潛修 66
一、佛教的世界圖景 66
二、解脫須在俗世生活中獲得 68
三、人間佛教的深入實踐 79
本章小結 88
第三章 佛教信仰與俗世生活的兩難 89
第一節 聖俗兩難的家庭表現 90
一、與父母的家庭 90
二、與自己的「小家」 104
第二節 聖俗兩難的個體困境 108
一、對佛教傳統的困惑──吃素、戒律和出家 109
二、信仰方向上的困惑──對《大乘解脫論》研討班的分析 118
三、來自「信仰」的壓迫 132
四、尋找善知識的困惑 135
第三節 對聖俗兩難的分析──以出家為例 139
本章小結 144
第四章 聖俗兩難的化解──佛教的自我技術 147
第一節 偶發性的自我技術:宗教經驗 148
第二節 累積性的自我技術:禪修 154
第三節 互動型的自我技術:善知識 163
一、顯宗的善知識 167
二、密宗的善知識175
第四節 佛教自我技術的根本 188
一、自我的消解 188
二、消解自我,而非否棄自我 194
本章小結 199
第五章 結論 201
一、入世潛修的生活樣式 201
二、佛教中國化的歷史實踐:適應 204
三、佛教中國化的當代實踐分析 207
四、應重視對佛教青年信徒的引導 209
參考文獻 213
附錄 227
後記 231
佛教中國化的當代實踐:北京地區青年佛教徒的信仰生活-序/導讀
堅持我國宗教的中國化方向,是當前引領我國宗教研究、指導我國宗教工作的一項重要理論指導。在2015年5月的中央統戰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必須堅持中國化方向。」在2016年4月的全國宗教工作會議上,習總書記對此進一步強調並提出系統闡釋。他指出:「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支持我國宗教堅持中國化方向。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引領和教育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弘揚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用團結進步、和平寬容等觀念引導廣大信教群眾,支持各宗教在保持基本信仰、核心教義、禮儀制度的同時,深入挖掘教義教規中有利於社會和諧、時代進步、健康文明的內容,對教規教義作出符合當代中國發展進步要求、符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闡釋。」在2017年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總書記再次提出:「全面貫徹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堅持我國宗教的中國化方向,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因此,堅持我國宗教的中國化方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可見一斑。
我國五大宗教中,除土生土長的道教之外,佛教、基督教、天主教和伊斯蘭教均是外來宗教,傳入中國後都存在一個中國化的問題。其中,佛教傳入中國的歷史最久,在傳播過程中逐漸與中國社會文化深度交流和融合,進而成為中華文明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此佛教的中國化程度可以說是最好的。
2015年之前,學術界對佛教中國化的探討基本上在「宗教本土化」的範式下進行,從外來宗教傳入中國的視角探討其本土化歷程,旨在探討世界各大宗教生存和發展的一般規律。2015年中央統戰工作會議之後,學術界開始直接考察佛教的中國化,其理論宗旨是任何一種中國宗教,無論外來的還是本土的,都要走中國化道路、堅持中國化方向。因此,直接考察佛教中國化的研究可以說更具有針對性、政治性和創新性。關於佛教的中國化過程,學界有三種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佛教的中國化過程只是中國佛教自身發展總過程的一個前期階段,它始於佛教初傳中國的西漢末年,基本結束於隋唐時期有中國特色的佛教宗派相繼成立,從兩宋開始到今天就是中國佛教或稱中國化佛教的持續發展了;第二種觀點認為佛教的中國化歷程就是中國佛教的歷史演進過程,一部中國佛教演進的歷史,就是一部佛教中國化的歷史,隋唐時期有中國特色佛教宗派的創立實現了佛教的中國化,之後是在此中國化的基礎上繼續前進,中國化程度越來越強烈,比如五代以後進入三教融合時期;第三種觀點認為佛教在中國的發展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即佛教初傳時期的古印度佛教在中國階段,佛教中國化階段,和中國佛教發展階段,即佛教的中國化過程涵蓋的歷史範圍更窄了。
本書基本上採用第二種觀點,即認為中國佛教的發展演進就是佛教中國化的過程,直至今天,佛教的中國化仍然在持續進行中,它日益深度融入當代中國的社會文化。歷史上,印度佛教初傳入中國就因思想的異質性而遭到士大夫階層激烈的反對。面對中國社會知識和權力菁英的不斷質疑,佛教不斷調整立場,通過比附中國傳統文化的方式闡釋自身的教義和宗教實踐,盡可能化解文化差異,謀求更多的社會理解和認同。這樣才逐漸與中國文化深入融合,並形成天臺、華嚴、禪宗等具有中國特色的佛教宗派,實現了自身的中國化。今天佛教的中國化,依然帶有歷史上這一文化融合的痕跡,體現出佛教努力適應中國文化的鮮明特點。
學界提出了一個全面闡釋何謂佛教的中國化的概念:「佛教中國化不是抽象或象徵性的話語,也不是一種學術史意義上的脈絡梳理,而是佛教教義在中國的實現途徑和實現方式。也就是說,佛教中國化作為一個特定命題,是指佛教徒在推動佛教流傳的過程中,逐漸使印度佛教與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實際相適應、相結合,接受中國社會環境的影響和改造,從而在教義思想、儀軌制度和修持生活諸方面都發生了變化,打上了中國社會的深刻烙印,具有鮮明的中國民族性、地域性和時代性特徵,納入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巨流,轉變為中國文化的品格和旨趣,形成了有別於印度佛教的獨特精神風貌。」因此,佛教中國化的歷程正是在每一個鮮活的佛教徒的具體信仰行為中得到落實、推進和不斷深入。
本書的研究可以說正是對這一概念的當代呈現和印證。通過滾雪球抽樣,對北京地區的23名青年佛教徒進行深度訪談,考察他們信佛後面臨的首要問題是什麼,為什麼會有這些問題,他們如何應對如何解決,以及這些解決方式何以有效。研究發現,學佛如何跟現實生活相融合正是他們面臨的首要問題,其成因則在於佛教信仰的出世性與俗世生活的兩難,而這群青年信徒所選擇的解決問題的方式讓他們的信仰生活呈現為一種「入世潛修」的生活樣式。這一生活樣式不僅澄清了馬克斯‧韋伯對於大乘佛教無法發展出一種理性的、俗人的生活方法論的偏頗判斷,而且恰好呈現出佛教中國化的一種當代實踐面向。這群青年佛教徒的信仰生活,正是佛教中國化實踐在當代的一種真實體現。
關於佛教中國化的研究,一直以來都以歷史研究、哲學研究偏多,實證研究則相對較少。本書作為一份對當代青年佛教徒信仰情況的定性研究,為佛教中國化的當代實踐提供了一份鮮活的實證資料,在研究方法和研究內容上具有一定的創新。由於對宗教信徒信仰生活的深度訪談資料非常不容易獲得,本研究亦具有一定的研究積累價值,其研究結論可以為佛教中國化的相關研究的深入發展和理論構建提供基礎,亦可為相關的宗教治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