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今註今釋-易經裡的秘密-出版內容簡介
這本《易經今註今釋-易經裡的秘密》主要有三個部分,是由《前言》、《易經今譯》及《易經今釋》(地下資料考證)三部分組成。
《前言》舉出了歷來學人忽略的一些問題,如周人在戰爭中只求獲勝,無視道德,以詭道詐術獲勝為光榮,而殷人卻認為如此之擧乃斷子絕孫的惡行等。這種價值觀的不同釋義,也是造成以往《易經》注釋所以望文生義的一種原因。
作者《易經今註今釋-易經裡的秘密》將《易經》努力恢復到商代產生它的語境當中去理解,作者並對易經經文逐字逐句做了譯釋。
《易經今註今譯》部分,作者對照以往的文獻、商代的文字及近年出土的資料,將本經逐字逐句做了許多前無古人的注釋。
《易經今釋》則是作者潛心古代圖形、圖像研究,及近年出土資料做對照,解釋了許多以往研究易學未見之詸。這本書是《易經》有史以來最具創新性的研究著作,值得研究易經和歷史研究者參考使用。
易經今註今釋-易經裡的秘密-作者介紹
《易經今註今釋-易經裡的秘密》作者簡介:
作者:王曉強
一九四六年生於山東濰縣,一九四八年舉家遷居青島。作者是一位美術家、文化評論家。主要從事古代圖像、文字、詩歌、服飾、藝術理論及繪圖和雕塑研究。曾任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教師、《科技與藝術》《美術大鑒》主編、中國工藝美術學會雕塑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江南大學設計學院研究員等。
一九七九年到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師從沈從文,參與編寫出版《中國古代服飾研究》索引及插圖工作。撰有文化藝術理論、隨筆若干,另出版了《易經大侃》《李賀詩解謎》《古玉裡隱藏的秘密》《文身的秘密》等著作。
易經今註今釋-易經裡的秘密-序
《易經》裡的秘密出版前言:字境
《易經》涉及文字造字字境的秘密
眾所周知,我們使用的漢字源頭基本是商代文字。《易經》產生的時代,是甲骨文使用的時代。甲骨文造字的環境往往反映在文字上,我們不妨將這種造字的環境名為「字境」。
這裡僅就「龍」的字境說起:
商代以前圖像中龍的身軀无不呈現「C」形或「S」形(見乾卦圖7)。傳說大昊龍圖騰,商王族認為自己是帝俊(帝嚳、大昊)伏羲氏的後代,所以商代凡和龍有關的字,不僅多有擬「C」或「S」龍軀形狀的字畫,也不免涉及了商王族的信仰。
如,《乾》卦爻題之「九」——它象形伸一爪「S」形的龍(見乾卦圖7),其字境和龍圖騰之帝俊生十日、一日巡天九日待崗的信仰有關。故而擬形傳說中待崗之龍「九」為數字之名。巡天的那一個太陽名曰「龍鵄」「鸗鴟」「龍雞」,在商代圖像中,它為鳥和龍異質同構的玄鳥(見乾卦圖6)。
如,《豐•初九》「雖旬无咎」——傳說龍圖騰的帝俊伏羲氏和女媧氏(羲和、常羲)生了十個太陽,太陽的名字分別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這種字境讓我們知道「旬」字象形龍抱太陽,或僅象形龍伸一爪而省略太陽(見豐卦圖3、圖4);「旬」是十個太陽輪流巡天值日之謂;進一步我們也許會搞清以太陽名字命名的商王族上層領袖,他們兄終弟及繼承傳位的初衷,也在模擬傳說中的太陽值日。
如,《革》卦辭「巳日乃革」——「巳」的字境如此:自史前到漢代的許多圖像表明,伏羲、女媧為人頭龍軀(蛇軀)之神,是商王族的祖先象徵;商王族姓「巳」,即以人頭蛇軀祖先之象形字為姓(見革卦圖1、圖2),亦為商王族祭祀祖先神靈的代詞;可見此「巳日乃革」有「以祖先神靈的名義革命」「得到祖先神靈允許的革命」等意義。
如,《益•六四》「利用為依遷國」——「依」當為「衣」的衍生字。商王族代表人物穿以龍蛇裝飾的衣服,乃甲骨文「衣」的字境,故而其象形袞衣並轉而會意商族的族號、國號。一般認為「殷」為後代人稱商朝之名,實際「衣」是「殷」的本字,「殷」可能是周人用來代表商王朝的同聲字。身著龍紋裝飾的衣服為商朝、商王族代表人物的標誌(見益卦圖2、圖3),可見「為依遷國」是指殷王改變下屬邑邦主人的重大舉動。 當然,「龍」字字境的例子不止這些。
其他字的字境問題也有一些,本書各卦釋文當中有所涉及,這裡不再介紹。
附拙作《甲骨文字境歌》以為梗概:
甲骨字畫「愛思(S)」「羲(C)」,必與神龍相關係。商族圖騰奉玄鳥,龍構鴟鴞合體一。生月十二作女兒,十隻太陽乃子息。「九」為待崗龍鵄鳥,「旬」作蜷龍環抱日,「水」由龍掌軀似蛇,「云」必從龍尾彎起。「卒」像衣襟去龍尾,「衣」為殷號蜷龍飾。甲骨文,象形字,追趕前賢真快意,阻攔後進行必滯。我今奉上字境歌,只待生面再開啟。
易經今註今釋-易經裡的秘密-目錄
易經的秘密.前言 008
《易經》今譯.上經 024
01 乾 024
02 坤 025
03 屯 026
04 蒙 027
05 需 028
06 訟 028
07 師 029
08 比 030
09 小畜 031
10 履 032
11 泰 032
12 否 033
13 同人 034
14 大有 035
15 謙 036
16 豫 036
17 隨 037
18 蠱 038
19 臨 039
20 觀 039
21 噬嗑 040
22 賁 041
23 剥 042
24 復 042
25 无妄 043
26 大畜 044
27 頤 045
28 大過 046
29 坎 046
30 離 047
《易經》今譯.下經 049
31 咸 049
32 恒 049
33 遯 050
34 大狀 051
35 晉 052
36 明夷 053
37 家人 054
38 睽 054
39 蹇 055
40 解 056
41 損 057
42 益 058
43 夬 058
44 姤 059
45 萃 060
46 升 061
47 困 062
48 井 063
49 革 063
50 鼎 064
51 震 065
52 艮 066
53 漸 067
54 歸妹 067
55 豐 068
56 旅 069
57 巽 070
58 兑 071
59 渙 071
60 節 072
61 中孚 073
62 小過 073
63 既濟 074
64 未濟 075
《易經》今釋.上經 077
01 乾 077
02 坤 096
03 屯 112
04 蒙 117
05 需 125
06 訟 131
07 師 137
08 比 144
09 小畜 148
10 履 155
11 泰 164
12 否 175
13 同人 180
14 大有 185
15 謙 191
16 豫 195
17 隨 202
18 蠱 209
19 臨 215
20 觀 220
21 噬嗑 226
22 賁 230
23 剥 239
24 復 245
25 无妄 251
26 大畜 254
27 頤 260
28 大過 267
29 坎 272
30 離 278
《易經》今釋.下經 284
31 咸 284
32 恒 291
33 遯 297
34 大狀 302
35 晉 308
36 明夷 315
37 家人 322
38 睽 325
39 蹇 332
40 解 336
41 損 341
42 益 346
43 夬 355
44 姤 368
45 萃 373
46 升 379
47 困 386
48 井 393
49 革 399
50 鼎 405
51 震 411
52 艮 418
53 漸 424
54 歸妹 432
55 豐 437
56 旅 447
57 巽 452
58 兑 457
59 渙 461
60 節 467
61 中孚 471
62 小過 477
63 既濟 482
64 未濟 491
附錄:馬王堆《帛書六十四卦》釋文 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