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社會科學 > 印尼近現代史

印尼近現代史

印尼近現代史
作者:
陳鴻瑜
出版社:
蘭臺出版社
書籍原價:
880
優惠價格:
792 
語言:
繁體中文
裝訂:
平裝
出版時間:
2022.7
ISBN:
978-626-96643-5-1

印尼近現代史-出版內容簡介

印尼是萬島之國,古代的印尼,有三百多個大小不一的部落和國家分佈在群島,沒有統一的政權。荷蘭在第17世紀入侵,歷經三百多年才征服統一印尼群島,印尼始有統一的民族認同感。同時也使得印尼步上現代化之路。荷蘭在二戰後罔顧民族自決之風潮,意圖繼續控制印尼群島,印尼人民在蘇卡諾之領導下以武力抗荷取得獨立地位。

蘇卡諾建立獨立後第一個政權,印尼共黨、回教勢力和軍隊三股勢力競爭引發政局動盪,1965年印尼左派軍人和印尼共黨連手發動政變,蘇哈托將軍平息政變而掌握權力,實施右傾的威權主義政策,執政32年才因為遭逢東南亞金融危機而下台。印尼開始走向民主化道路,2004年舉行首屆民選總統選舉,堪稱是民主化成功的典範。2011年經濟發展有成,年均收入突破1萬美元,成為高中等收入國家。佐科威總統趁印尼經濟起飛之勢頭,著手遷都東卡里曼丹的努山塔拉。印尼將朝平衡各地方經濟發展程度和增進人民福祉之路前進。

印尼近現代史-作者介紹

台灣花蓮市人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名譽教授

淡江大學外交與國際關係學系榮譽教授

學歷: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系畢業

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班、博士班畢業

國家法學博士(1978年)

美國喬治城大學訪問教授

新加坡東南亞研究院訪問教授

經歷:

淡江大學外交與國際關係學系教授(2017年1月31日退休)

淡江大學亞洲研究所教授

淡江大學東南亞研究所教授兼所長(2008年8月1日至2009年7月31日)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教授(2000年8月1日至2006年8月1日退休)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授兼東南亞研究中心主任(1995年8月1日至1998年7月31日)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研究所教授兼所長(1997年8月1日至1998年7月31日)

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兼國際組召集人(1993年3月至1995年7月)

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兼國際組副召集人(1987年1月至1993年2月)

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東亞研究所、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兼任教授

「問題與研究」月刊主編(1987年4月至1994年5月)

「東南亞季刊」發行人兼主編(1996年1月1日至1998年7月31日)

「戰略與國際研究」季刊主編(1998年8月至2000年4月)

中華民國海外華人研究學會理事長(1996年3月至2000年3月)

「海華與東南亞研究」季刊發行人兼主編(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

本書作者著作:

1.陳鴻瑜,菲律賓的政治發展,台灣商務印書館,台北市,1980年。

2.陳鴻瑜,約翰密爾的政治理論,台灣商務印書館,台北市,1981年6月初版,1987 年7月二版。

3.陳鴻瑜,政治發展理論,桂冠圖書公司,台北市,1982年10月初版, 1992年1月再版。(獲得1984年教育部青年研究著作獎)

4.陳鴻瑜,南海諸島與國際衝突,幼獅文化事業公司,台北市,1987年。

5.陳鴻瑜,如何拓展我國與東協國家關係之研究,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印,台北市,1989年11月。

6.陳鴻瑜,東南亞各國政治與外交政策,渤海堂書局,台北市,1992年。

7.陳鴻瑜,台灣:邁向亞太整合時代的新角色,台灣書局,台北市,1996年11月。

8.陳鴻瑜,東南亞國家協會之發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出版,南投埔里,1997年3月。

9.陳鴻瑜編譯,東南亞各國海域法律及條約彙編,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出版,南投埔里,1997年6月。

10.陳鴻瑜,南海諸島之發現、開發與國際衝突,國立編譯館出版,台北市,1997年11月。

11.陳鴻瑜主編,亞太地區安全條約、協議及聲明彙編,台灣綜合研究院戰略與國際研究所出版,台北市,1999年1月。

12.陳鴻瑜主編,邁向21世紀海外華人市民社會之變遷與發展,中華民國海外華人研究學會出版,台北市,1999年8月。

13.陳鴻瑜,台灣的政治民主化,翰蘆出版公司,台北市,2000年1月。

14.陳鴻瑜主編,中華民國之僑務政策,中華民國海外華人研究學會出版,台北市,2000年4月。

15.陳鴻瑜,東南亞政治論衡(一)、(二),翰蘆出版公司,台北市,2001年6月。

16.陳鴻瑜,菲律賓史-東西文明交會的島國,三民書局,台北市,2003年。

17.陳鴻瑜,中華民國與東南亞各國外交關係史(1912-2000),鼎文書局,台北市,2004年。(獲2007年中山學術著作獎)

18.陳鴻瑜,關於華僑史的幾個問題,中華民國海外華人研究學會,台北市,2005年1月。

19.陳鴻瑜,東南亞各國政府與政治,翰蘆出版公司,台北市,2006年1月。

20.陳鴻瑜,印度尼西亞史,鼎文書局,台北市,2008年5月。

21.陳鴻瑜,越南近現代史,鼎文書局,台北市,2009年6月。

22.陳鴻瑜,新加坡史,臺灣商務印書館,台北市,2011年。增訂版,2017年。

23.陳鴻瑜,馬來西亞史,蘭臺出版社,台北市,2012年。

24.陳鴻瑜,泰國史,臺灣商務印書館,台北市,2014年。增訂版,2015年。

25.陳鴻瑜,柬埔寨史,秀威資訊科技公司,台北市,2015年。第二版,2019年。 26.陳鴻瑜,緬甸史,臺灣商務印書館,台北市,2016年。

27.陳鴻瑜,寮國史,臺灣商務印書館,台北市,2017年。

28.陳鴻瑜,民國以前中國與東南亞關史料編註(共四冊),新文豐出版公司,台北市,2018年。

29.陳鴻瑜,臺灣與附近島嶼之領土主權問題,臺灣學生書局,台北市,2018年。

30.陳鴻瑜,越南史,臺灣商務印書館,台北市,2019年。

31.陳鴻瑜,東南亞史概論,國立空中大學出版,新北市,2020年。

32.陳鴻瑜,東亞航路與文明之發展,臺灣學生書局,台北市,2020年。

33.陳鴻瑜,皇明外夷朝貢考校註,新文豐出版公司,台北市,2020年。

34.陳鴻瑜,東南亞史論集(三冊),新文豐出版公司,台北市,2020年。

35.陳鴻瑜,真臘風土記英譯本(電子書),台灣商務印書館,台北市,2020年。

36.陳鴻瑜,揭密:冷戰時期臺灣與東南亞之軍事關係,臺灣學生書局,台北市,2022年。

37.陳鴻瑜,島夷志略中英文對照本,蘭臺出版社,台北市,2023年。

38.陳鴻瑜,真臘風土記中英文對照本,蘭臺出版社,台北市,2023年。

印尼近現代史-目錄

序 V

第一章 導論 1

第一節 印尼在荷蘭入侵前的情況 1

第二節 第十六世紀荷蘭的狀況 4

第三節 荷蘭開展對東方的侵略探險 5

第四節 馬塔蘭王國陷入荷蘭威迫之險境 14

第五節 紅溪慘案 22

第六節 荷蘭在印尼其他島嶼攻城掠地 27

第二章 馬塔蘭王位繼承之爭與荷蘭加強入侵 34

第一節 馬塔蘭第三次王位爭奪戰爭 34

第二節 荷屬東印度公司的管理與解散 38

第三節 荷軍對井里汶的控制 43

第四節 荷蘭加強控制日惹和梭羅 44

第五節 英國短暫佔領東印度 47

第三章 荷蘭重回東印度 54

第一節 荷蘭重整統治方式 54

第二節 1825年的迪波尼哥羅反荷運動 57

第三節 強迫種植制度 60

第四章 19世紀以來荷蘭入侵爪哇以外其他島嶼 71

第一節 荷蘭入侵印尼大東部和婆羅洲 71

第二節 荷蘭佔領東蘇門答臘 82

第三節 荷蘭佔領南蘇門答臘 84

第四節 荷蘭佔領西蘇門答臘 86

第五節 荷蘭入侵北蘇門答臘 88

第五章 荷蘭在印尼的統治政策 95

第一節 政治改革 95

第二節 經濟改革 99

第三節 殖民政府的體系 105

第六章 民族主義思想的勃興 138

第一節 民族主義思想勃興背景 138

第二節 民族主義團體 139

第三節 民族主義的魅力型人物:蘇卡諾 152

第七章 日本佔領印尼群島 160

第一節 日軍在印尼之軍事和政治控制 160

第二節 籌備獨立 171

第八章 成立印尼共和國 178

第一節 宣佈獨立 178

第二節 印度尼西亞的意義 180

第三節 武裝驅逐荷蘭 181

第四節 總結荷蘭的遺產 197

第九章 議會民主制的實驗 199

第一節 動盪的議會民主政治 199

第二節 指導民主 206

第十章 推動區域主義之進與退 212

第一節 萬隆會議 212

第二節 「對抗」馬來西亞 213

第十一章 蘇哈托的「新秩序」時代 218

第一節 「930」軍事政變 218

第二節 蘇哈托「311」政變 224

第三節 蘇哈托的生平 227

第四節 蘇哈托的「新秩序」 230

第十二章 平息地方分離主義運動 263

第一節 亞齊問題 263

第二節 西伊里安問題 271

第三節 東帝汶問題 280

第四節 南摩鹿加群島問題 284

第五節 其他地方衝突問題 288

第十三章 平穩過渡民主化 291

第一節 哈比比受與蘇哈托同夥之災而下臺 291

第二節 瓦希德在亂局中出任總統 311

第三節 梅嘉娃蒂進一步改革開放 325

第四節 直接民選產生的總統 333

第五節 激進伊斯蘭的組織和活動 358

第六節 經濟在穩定中發展 371

第十四章 對外關係 390

第一節 蘇卡諾從中立到偏左外交路線 390

第二節 中間偏右外交路線 403

第十五章 結論 436

徵引書目 454

索引 474

印尼近現代史-序/導讀

印尼是二戰後掙脫荷蘭殖民統治而獲得獨立地位的東南亞國家,無論是土地面積和人口,都是東南亞的大國。但在國際政治上,印尼之國家領導人都採取低姿態,在國際政治舞台強調走中立不結盟路線,不介入美國和蘇聯(後來的俄羅斯)、中國的權力競爭中,故很少受到國際矚目。

荷蘭從1610年在安汶設立總督府開始,1619年將總督府遷到巴達維亞,開展對印尼群島的入侵活動。為了跟中國發展貿易,1622年在澎湖設立貿易據點,明國跟荷軍戰爭,後議和,1624年荷軍轉侵臺灣南部的大員。大員成為荷蘭前往中國和日本貿易的中繼站,也開展了台灣和印尼群島的關係。荷蘭將其統治印尼群島的政策措施應用到臺灣,荷蘭將其征服的印尼摩鹿加群島的班達島民送至臺灣做苦工,同時也將小琉球島民以奴隸身份賣至巴達維亞。

荷蘭以武力征服印尼群島各大小王朝和部落,臣服者必須簽署宣誓書,效忠荷蘭。荷蘭在臺灣南部也採用武力征服手段,但實行一種特殊的儀式值得一提,即被征服的部落必須呈交大員當局一株椰子樹苗或檳榔樹苗,連同土壤送至大員城堡、基隆和淡水城堡內種植,以示臣服之意。此一儀式很像十四世紀琅勃拉邦(Luang-Phra-Bang)、永珍(Viang Chan, Vientiane)等素可泰之藩屬國定期向素可泰國王進貢貢品和「金銀花樹(Bunga Mas)」;十八到十九世紀馬來半島北邊四個州,包括吉打、玻璃市、登嘉樓和吉蘭丹,以及寮國永珍王朝、琅勃拉邦也要向暹羅國王進貢「金銀花樹」。

二戰期間,日本統治印尼將近三年多,基此關係,臺灣銀行在印尼泗水、三寶壟、巴達維亞(雅加達)等地設有分行;華南銀行在三寶壟設有分行。臺商在印尼銷售大稻埕的茶業,同時也經銷雜糧、日本棉布等。台灣和印尼再度建立起商業關係。

李登輝總統在1993年推動南向政策,有許多台商到印尼投資經商,由於台灣在印尼經商和旅遊人數增多,印尼政府特別開放台商輸入印尼的機器使用中文說明書,也允許台商愛到的卡拉Ok店唱歌時店內可使用中文字歌詞。此為當時印尼政府中文禁令環境下,開啟了一個出現中文字的小窗口。

筆者在2008年寫作《印度尼西亞史》一書,是一本縱貫印尼全史的著作。該書之著作權受到國立編譯館(現改為國家教育研究院)之限制,無法重印原文,作者僅能使用半數原稿。今為撰寫《印尼近現代史》,由於部分史事內容和《印度尼西亞史》一書相同,故筆者節錄《印度尼西亞史》一書中的近現代史部分章節,放入本書中。本書從第一章第三節起至第十章係節錄自《印度尼西亞史》一書,第十一章和第十二章係就原稿增補新資料,第一章第一節、第二節和從第十三到第十五章係新增部分。

在節錄原《印度尼西亞史》一書部分,亦做了部分文字和內容的修改。特別是早期瀏覽的網路資料,經過十多年已不復見,故重新搜尋,如目前還可以瀏覽到者則補上新的瀏覽日期。

本書如有疏漏之處,敬請博雅讀者諸君不吝指教。

臺灣花蓮人

陳鴻瑜 謹誌

2023年1月1日

購書注意事項:

一、單筆購物2000元以下,運費100元;單筆購物2000元以上免運費。

二、為了保障您的權益,若您發現購買的書籍有瑕疵,麻煩請您留言或是電話詢問後續處理方式。

三、商品換貨時,麻煩請您留下購買書籍的郵戳或是收據做為憑據。

四、若需要團體訂購,我們有專人服務。來電請洽博客思出版社:

電話:02-2331-1675

上班時間:週一至週五,08:30~18:00

返回列表
到頂部